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制约受众认知的因素,受众认知是什么

制约受众认知的因素,受众认知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46:4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重新定义问题”,是一个必要流程,哪怕结果和原来的一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比如一个人想跳槽,有两个选择,A公司规模大,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但是给的薪水低,B公司规模小,业内知名度低,但是给的薪水高,面对这两个机会,怎么做出理性抉择呢?“重新定义问题”。跳槽,表面上看是要决定去哪家公司,实际上是要在“行业平台”“学习机会”“薪水”里做出选择。

如果什么都想要,那就说明没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跳槽真正需要决策的是为什么要跳,想明白这一点才能做出理性决策。怎么又快又好地“重新定义问题”呢?一个问题追着问5个为什么。比如公司系统上线,出现了bug,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bug?”回答是:“因为测试人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测试人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回答是:“因为测试人员是新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于是有了第三个问题:“既然是新人,公司没有安排相关的业务培训吗?”……这样一个接一个问题问下去,剥洋葱似的找出核心的问题。有时候不一定问5次就可以找到答案,有时候可能需要问得更多,但是一般情况下会在问到第5个的时候找到答案。第三步的“找出备选方案”,增加备选项意味着增加创意,怎么增加创意呢? 可以用市面上的思维工具。

在这里推荐用SCAMPER。字母S、C、A、M、P、E、R分别代表7种不同的思考角度。S代表Substitute组件:“有哪些组成部分是可以替换的?”比如手机壳能不能考虑水晶、木头、布料等新材料?C代表Combine组合:“能不能和其他产品或者服务进行组合呢?”电影《盗梦空间》就是结合了数学、精神分析、脑神经科学、电影等元素;A代表Adapt适配:“新功能是否有更好的适配性?”比如流水账游记改成小说写法,是不是更有可读性?M代表Maximise最大限度或Minimise最小限度或Modify修改:“能否改变产品适用的范围?”比如3D打印机就突破了传统打印机的打印范围,实现了立体打印;P代表Put to another use价值改变:“能不能充当完全不同的用途?”比如用酒标、酒瓶盖子做墙面装饰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E代表Eliminate删除:“能不能使功能更加简单,让核心功能更加突出?”比如自带螺丝刀功能的螺丝钉;R代表Rearrange重新安置或Reverse翻转:“能不能将流程重新设置或完全颠倒?”比如让学生给老师出题,从而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是不是觉得很多事情可以脑洞大开、大有可为?那么当我们选出最优方案的时候,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不一定。

所以,作者推荐我们用逆向思维把问题再考虑一遍,把失败可能性降低。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逆向思维的例子:“司马光砸缸”,亮点就在于司马光小小年纪就打破了从上往下捞救的常规思维,转成直接在缸的下方砸缸救人,思路清奇,效果显著。总结:认知升级的核心就在于“知行合一”,学习上要“知行合一”,用写作或教授他人的方式确保自己是真的“知道”,工作上要“知行合一”,重新定义问题,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根据反馈不断调整,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文章TAG:受众认知制约因素制约受众认知的因素受众认知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