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0:58:3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所以古人就说唱词,吟诗。古有后庭花就很著名的。还有《春江花月夜》《琵琶行》《梅花三弄》《阳春白雪》等等。还有象柳永所作的词都很有名气,也都被人谱成曲供人传唱的。不过,我最爱听的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其词动人,乐曲优美动听!这几天我拍的视频有好多背景音乐就是用的《水调歌头》这部词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夕是何年。

《诗经》、唐诗、宋词是古代音乐的歌词,有没有流传下来的曲谱?

我们常常认为,《诗经》、唐诗、宋词等作品,在古人的生活中相当于现在的歌词,可以配乐演唱。但其实,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以偏概全的,并不准确。如果只是简单了解一下古代诗词的美感,这样认为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想要再进一步研究古典诗歌审美的价值,就需要重新认识诗歌的性质了。只有一个正确的基础,才会让之后的学习走上正轨。

“古典诗歌”和音乐有关,但并不仅仅是歌词先从《诗经》开始说起,来探究一下《诗经》的内容源自。很多资料都会告诉你,《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官府派“采诗人”去民间采风,收集到的民间歌谣汇编而成,其实这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而已。如果对比“风诗”中的作品就能发现,它们的形制都是非常规整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比如多是“一唱三叹”的形式,不论篇幅多长,基本上都是“三段”分切;基本都是“四言”形式,杂言现象极少;十五处不同地域的语言都较为接近等等。这就说明,“风诗”中的内容绝对不会是民间原生态的歌谣,而是通过采诗人整理之后所再创作的诗歌。其精神内涵或许来自于民间诉求,但行诸文字还是官方在创作。除了“风诗”之外,还有“雅诗”和“颂诗”,分别用于宴饮朝会和宗庙祭祀。

在这样的场合,诵读“雅”、“颂”等作品,其腔调和正常的阅读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2008年奥运开幕式中,听到的《春江花月夜》等诗歌吟诵,其语气、声调等等方面都需要做调整,以示庄严。道理都是相同的,“雅诗”和“颂诗”最主要的是内容上的意义,并不在于是读还是唱。所以,是不是歌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讲述的内容。

《诗经》之后,我国文学进入到了“楚辞”的时代,出现了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作者,就是屈原。屈原的作品一般认为是楚地诗歌,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有很多相同的“字词”,像“兮”、“些”等等,还有一些作品有“乱”这一总结部分的出现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能用来推测,并不足以盖棺定论。“楚辞”最晚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到如今其所记的“楚语”、“楚声”、“楚地”、“楚物”等等内容都已不可考,甚至这一诗歌的体裁都没有其他的资料能进一步证明。

文章TAG:诗词中是灵感汲取古典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歌在古代诗词中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