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夷陵诸葛亮怎么过,诸葛亮与夷陵之战

夷陵诸葛亮怎么过,诸葛亮与夷陵之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6:55:54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如何把奄奄一息的蜀国发展起来?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如何把奄奄一息的蜀国发展起来

诸葛亮的个个政策可以简单的看做一个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安抚内政,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先扶持刘禅登基,安抚百官,随后在外围五十万大军对其虎视眈眈的时候成功利用各方矛盾退去这五十万大军,除了让蜀中免去一场兵灾外更是安抚了所有人的心。第二步就是修复和东吴的关系,诸葛亮和孙权都清楚,如果不想被曹魏所灭,只有互为唇齿,唇亡则齿寒,于是诸葛亮成功利用这一点,派人修复了和东吴的关系,从而让蜀国有了一个可靠的外援。

第三部就是攻略南蛮,面对南蛮王孟获,诸葛亮采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成功收复孟获,并且得到了一个充足的军备补给基地,同时在这七擒七纵中成功锤炼了因为刘备在夷陵之败中损失惨重的蜀军。可以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除了获得了孟获等南人的效忠,更是以战代练训练出了一只战斗力强大的蜀军。只可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面对曹魏和蜀汉之间绝对的实力差距,诸葛丞相穷其一生也没有挽回那盛世如虹的万里大汉。

蜀国夷陵惨败,六年后却再度强盛,诸葛亮是怎样做到的?

三国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袁绍完败,曹操完胜,曹操坐上北方一哥的宝座;赤壁之战:孙权大胜,曹操失败,奠定了孙权南方一哥的地位;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孙权惨胜,蜀国几乎亡国。蜀国当此存亡之际,谁能力挽狂澜?谁能拯救国家?谁能兴盛大汉?亮(诸葛亮)哥羽扇一挥,大喝一声:我来! NO.1:面对孙权伸过来的橄榄枝(战后,是吴国先提出的讲和),亮哥极力安抚国内百姓情绪,毕竟他们的刘老大(刘备)间接死于吴国之手(夷陵之战后,刘备因羞愧恼怒而病死在白帝城),与孙权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

再次成为盟友,共抗曹魏。面对吴蜀的联合,魏国无计可施,国际环境暂时平静下来了。为蜀国的修养生息创造了时机。NO.2:面对南中的叛乱,亮哥果断把羽扇换成了利剑。坚决镇压,果断收复。为了南中的长治久安,亮哥七擒孟获,打的小孟心服口服,南中从此成为蜀国绝佳的兵源之地,当然也是绝好的粮仓。为蜀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如果夷陵之战诸葛亮可以给刘备打电话?吴国的结局会怎样?

“夷陵之战”是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陆逊火烧连营,蜀汉惨败,元气大伤,刘备羞愧交加,病死白帝城。此战,诸葛亮并未随军出征,于是题主发问:如果“夷陵之战”诸葛亮可以给刘备打电话?吴国的结局会怎样?《军墨史说》先给结论:不怎么样!大概率减少点损失,还是摆脱不了失败命运,吴国照样会取得重大胜利。

这个问题,脑洞开得真心有点大,那么,《军墨史说》只好《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甚至“三国猜想”一起上,来一篇“夷陵之战”的“电话门”剖析,带上一点“戏说”成份。在题主总的假想之下,《军墨史说》有四点对于假设的具体推论:第一点假设推论:诸葛亮即使打了电话,刘备也大概不会听,要听早就听了,还会发生后来的夷陵之战?《军墨史说》认为,刘备伐吴,诸葛亮开始就坚决反对,起兵之时当面都没劝住,更别说刘备统军在外。

尤其当时出现了诡异一幕:孙权在政治上低声下气求和,陆逊在军事上步步设计诱敌,避让蜀军锋芒,刘备一路“节节胜利”。这时打电话,刘备能善罢甘休?另一方面,刘关张桃园结义,情深义厚,荆州被袭,关羽惨死,刘备报仇雪恨,不应质疑。三国鼎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孙权“据江东之险”,得了“地利”,刘备只能牢牢抓住“人和”。

刘备唯一看家本领是“德高统正”这面旗帜,既有皇族血统,又有仁君之风,能够凝聚人心。桃园三结义树立“仁义”金字招牌,借此积累深厚政治资本,终得益州,割据一方。如此鲜亮“人设”,面对二弟被害,哪怕内心多少有点虚情假意,对外也要大义凛然,刘璋治理益州多年,取之后人心未稳,还需要搞好统战,笼络士族。诸葛亮考虑的是军事,刘备玩的是政治。

别人越是反对伐吴,刘备就要更加坚决去做。因此,刘备不会听诸葛亮的电话。即使刘备明知道打不赢,也要去打,其实早就注定必然失败的结局。第二点假设推论:听了诸葛亮电话献策,刘备也不能反败为胜,战略谋划、战役部署基本都动不了,玩点小战术动作就能翻盘?《军墨史说》认为,对于“夷陵之战”,仅从军事角度分析,其实刘备在战略部署、战役筹划上,开始也没有太大的破绽,否则陆逊也不用“退避三舍”。

文章TAG:夷陵诸葛亮之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