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武将礼怎么跪,满族抱见礼始末

武将礼怎么跪,满族抱见礼始末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20:44:5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何尝专以首至地为拜耶?”(吉拜:左掌包右拳;凶拜:右掌包左拳)九种拜法用法有异,各不相同,所以拜与下跪叩头不可混为一谈。那么在东周时期,君臣见面的礼仪大致如何呢?我们不妨通过史料中的故事去了解一下。《吕氏春秋·下贤》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话说魏文侯去拜访儒门名士段干木,站得累了依然不敢坐下休息。回来以后,魏文侯又召见翟(zhái)黄,却是箕踞(jī jù)着与其谈话。

这鲜明的反差令翟黄很不高兴,魏文侯见此对他解释道:“我礼遇段干木,是因为请他做官他不做,给他俸禄他不受。而你想当官,我就授予你相位,想得俸禄,我就给你上卿待遇。你既然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和俸禄,又怎能再要求我以礼相待呢?”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先不说臣子要不要跪叩君王,只说君王的坐姿太随意,臣子居然可以表示不满,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远没有后来那样的尊卑分明。

再来看一则《晏子春秋》的故事:话说齐景公有一天喝酒喝高了,对众臣道:“今日要与诸位畅饮,请大家不要拘于礼数。”晏婴一听,立即正色劝谏道:“君上所言有误,众臣巴不得您废除礼数。如果没有礼仪的约束,臣民如何能被节制,要知道他们的勇力合在一起足以杀死君王。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守礼仪,否则强者肆意欺凌弱者,则君王更替不断,国家永无宁日,到时候您要怎么办呢?所以《诗经》中说,人要是不知礼,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齐景公沉湎于享乐,并没有听从晏婴的谏言。稍后,齐景公起身外出,晏婴视若无睹,没有起身;等齐景公回来时,晏婴依然老神在在,还是不起身;举杯同饮时,晏婴还抢先喝酒。齐景公见此面露怒容,质问晏婴道:“之前你劝谏寡人不可废除礼仪,等轮到你自己身上,寡人出入你不起身,喝酒你还抢先,这就是你说的守礼吗?”晏婴起身离开席位,稽(qǐ)首拜道:“臣怎么敢忘记与君上说的话,这样做不过是想向您展示无礼的危害。

君上如果想要无礼,这便是后果。”齐景公答道:“若真是这样,就是寡人的错了。夫子请回席位,寡人听从你的谏言。”接下来又喝了三巡酒,就停止了酒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还是比较宽和的,晏婴为了进谏有效果,可以故意对君王无礼,让君王尝尝难受的滋味,最后再用郑重的稽首礼请罪,以平衡君王的心态。

这种君臣关系在后世皇权高度集中后,是很难出现的,敢故意对君王无礼,哪怕你是为了进谏,也是罪无可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齐景公曾有段时间相信一个楚国巫师,巫师忽悠到妙处,听得齐景公五迷三道,居然给巫师行了稽首礼。要知道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通常是臣子对君王的礼仪,就连家臣对士大夫都不允许使用,以示“国无二君”。

由此也能看出,春秋时期的君王们还没有那么的高高在上,臣子面君时不必行大礼,通常只在恭贺、请罪或其他正式仪式中使用稽首拜,而君王有时也会向其他人行礼。△稽首拜: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头须停留一段时间。战国时期的情况也差不多,《史记·商君传》中记载,商鞅去见秦孝公时,讲述强国之道到了关键处,秦孝公听得入迷,“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就是二人同桌面对面而坐。

而《史记·刺客传》中记载,燕国太子丹为了刺秦,当面托付重任给荆轲时,又是“再拜而跪”,又是“避席顿首”,也就是太子丹给荆轲下跪叩头。太子虽不是君王,但是作为国之储君,对义士能做到下跪叩头,也能看出当时的君王没后来那么多“臭架子”。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他也只是把名号由“王”改“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但依然没有制定三叩九跪的君臣大礼。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既然正主不是雄才大略的始皇帝,那么“三跪九叩”的大礼到底谁才是始作俑者?“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秦始皇之后又有一位雄主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崛起于微末,才干很强,但读书不多,自然也不把儒生放在眼里,甚至曾经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不过,后来刘邦手下的猛士们给刘邦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不得不找儒生帮忙解决。话说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手下们毕竟出身草莽,完全不懂规矩为何物,在皇宫中依然像过去一样,酩酊大醉,高呼乱嚎,放浪形骸,击剑砍柱。刘邦对此感到十分厌恶,毕竟过去那是创业时期,团队士气最重要,现在天下一统了,该讲的体面必须跟上。

文章TAG:抱见始末武将满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