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裨将是什么官职,为何对一裨将的处置左右为难

裨将是什么官职,为何对一裨将的处置左右为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1:29:3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比如李广担任过未央卫尉,《汉书》记载:“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另外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各势力根据汉代官制进行调整,创立或修改了一些武官,如曹魏的五支精锐中央军:武卫(虎豹骑),中垒,中坚,骁骑,游击,都由一名将军统领。以虎豹骑为例,曹纯统领时,还未有武卫设置,所以曹纯只担任过虎豹骑督,这个官职也就是校尉级别,称不上将军。

但在武卫设立后,曹魏先设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时期改为武卫将军,名将许褚就分别任过这两个职位,这便不是杂号将军,而是名分很重的将军。其余四个同理,如中垒将军司马炎;中坚将军张辽、曹真;骁骑将军曹仁、曹彰;游击将军夏侯兰、乐进、陈泰。另外曹魏中军统帅设置中领军、中护军,这两个职位都是心腹才能担任,前者夏侯渊长期居之,后者曹真、曹休都担任过。

总体上,汉代的将军称号不是很随意,除了正牌将军封号,一般是实职武官中郎将以上可称将军,特殊职位,尤其是禁军高级将领也可以将军尊称。到了三国时期,因人设岗造就了一批将军称号,还有私募军队的头领也常被手下称呼将军,这也要看募集所得的军队规模。隋唐以后的将军称呼由于三国乱世因人设岗带来的影响,将军“门槛”在两晋开始逐渐降低,但规律还是一样的,分为虚衔、实权、尊称三个方向。

到了隋唐时期勋官制度产生以后,以上三个方向就被统一规定于一个界限,能不能称将军看看级别就知道了。勋官制度曾在《木兰辞》里有所体现,即“策勋十二转”,按照勋官制度的规则,花木兰是被晋封上柱国了。以从五品骑都尉往上,称呼将军几乎都是合理的。后来朝代基本上也都是按照从五品作为一个分水岭,在其之上都能称将军,所以“勋”可以视为今天的军衔。

比如宋朝,骑都尉作为从五品勋,在从五品级别的武职官和散官都视为将军。如职官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即使是官制改革,也不与勋制冲突。如宋徽宗时期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十一阶为亲卫大夫,这对应的也还是从五品勋爵,所以抗金名将岳飞真正意义上能被称为将军的,是他从武功大夫提拔至亲卫大夫。

明朝也可按照上述规律辨别,但清朝将十二转勋官制度废除后,就不能以此区分清朝的将军了。清朝将将军作为爵号纳入宗爵体系,实际上的军事将领除了特别任命外也都去除将军名称。而且清朝军队体系有八旗和绿营之分,八旗驻守各地的设有将军,绿营只有提督;满人授将军称呼,汉人没有(年羹尧这样的比较特殊)。所以清朝是不能尊称某高级武官为将军的,除非他真有将军授予,否则还是职称后缀大人较为妥善。

综上,古代将军称呼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汉代作为封建官制的奠基者,在称呼上比较严格。但随着勋官制度的诞生,武官晋升的途径更加清晰明了,为了营造军人杀敌立功的气氛,从朝堂到军营都逐渐放宽将军称呼的界定,再结合职官名称、勋爵名称,大致就产生了从五品的将军分水岭。当然,如果按照今天的军衔来定义,少将以上才称呼将军的话,那么分水岭估计就只能是从三品往上了。

《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官职(从高到低),每个职位都有哪些人,如何?

如果只看官职名,很枯燥,找一点规律,就可以记住一些。三国军中将军名号简单分类:魏国将军:一品将军直接称呼“大将军”或“都督”没有其他修饰词。二品将军1、“大将军”前面带有“镇、辅、抚”、“东、西、南、北、中”等字眼的修饰词;2、四镇、四征、两骑将军(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征南、征东、征西、征北、 骠骑、车骑)三品将军封号带“安、平、广、领、镇、征”和“前、后、左、右、中”,及“龙、虎”等字而没有“大将军”一词。

从三品开始,分正牌与杂牌将军。1、带方位词“东、西、南、北”的为正牌将军;2、“前、后、左、右”单独一个字成封号的也是正牌将军,封号含“中郎将”是正牌将军。四品将军1、封号中带有“护、卫、武、威、广、军、弩”等字。2、有“前、后、左、右”,但不单独一个字成封号。五品将军封号中有:烈、扬、虏、寇、昭、讨 、忠、义、怀、土、节、边、偏、裨等字眼。

魏国中郎将比较出名,例如曹操灭吕布后,张飞、张辽同时被拜为中郎将!蜀国将军:正牌将军1、含“大将军”封号2、带“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3、“镇、征、抚、”以及两骑将军。杂牌将军封号中含有“安、辅、威、武、平、军,偏、裨”等字,(封号中既有这些字,又有正牌将军中的字,属杂牌将军)。蜀国牙门将军比较出名,赵云、魏延都曾任牙门将军。

蜀国镇军将军是杂牌将军,镇军大将军是正牌将军。吴国将军:正牌将军1、“都督”与含“大将军”封号的将军。2、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四是指东西南北)、两骑将军。3、前后左右将军。杂牌将军除上述,其他封号皆为杂牌将军。吴国都督出名,东吴四大都督皆名贯古今。九品中正制(以曹魏为主)一品:丞相(左右)与大司马或太尉、司徒、司空)(注意司马,前面一定有“大”,否则不是一品。

当时很多级别都设有“司马”一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部”,例如,俘虏关羽的马忠,是潘璋的别部司马。魏延是诸葛亮的丞相司马。)二品:卫尉,太常,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光禄勋,大司农,大鸿胪(三公属一品,九卿为二品)三品:侍郎、尚书郎,侍中,中书令,大尚书,大长秋,执金吾,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三品是丞相的得力助手)九品中正制,主要是三品官员决定选拔官员,一品、二品官员也有此权利,但不是最主要的直接负责人。

四品:卫尉丞,太常丞,太仆丞,廷尉丞,宗正丞,少府丞,光禄勋丞,大司农丞,大鸿胪丞(四品是九卿的副职与助手)五品:官名职务名是四个字。官名中含大夫,侍郎、中郎以及“丞相”二字。六品:官名正六品两个字,从六品三个字。议郎,郡史,赞飨,食监,祭酒御史员,右都侯,左都侯,左仆射,右仆射七品:(五史五掾),官名职务名普遍是三个字,而且“史”或“掾”在最后。

文章TAG:裨将左右为难官职处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