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攻城掠地温酒金樽怎么获得,《攻城掠地》三国名将专属宝物再现

攻城掠地温酒金樽怎么获得,《攻城掠地》三国名将专属宝物再现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4 19:11:0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让东吴方面不得不修改鲁肃当年的既定计划。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三国志·鲁肃传》刘表死后,鲁肃对孙权说:曹操准备大举南下荆州,刘表的儿子肯定守不住。

我们现在应该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他现在的处境不乐观,我们去了,刘备肯定很高兴。就算以后刘备不服从我们,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直接吞并他!世人都当江东鲁肃是厚道人,其实鲁肃的心也黑着呢。后面的事,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保住了江东。随后曹操领兵退回了北方,留曹仁镇守南郡,以遏制孙权、刘备向西的扩张。

紧接着,周瑜猛攻南郡,曹仁退走襄阳,于是东吴控制了荆州的南郡和江夏郡,基本实现了手握荆扬,与曹操隔江对峙的局面。不过鲁肃认为,曹操强而孙刘弱,如果让东吴独自承担从扬州到荆州的整条防御线,这对东吴来说,压力太大。于是鲁肃建议,将南郡借给刘备。也就是孙权守长江下游,刘备守长江中游,两家继续联合抗曹。鲁肃的想法是符合孙权利益的,但是谁都没有想到。

孙、刘划分防区后,曹操居然不打刘备了。曹操在赤壁一败后,一万个不甘心,想再次消灭孙权、刘备等辈。只是曹操认为刘备不足为虑,所以他先攻击孙权,对刘备不再打击。再后来,曹操两次南下,把火力全部集中到了孙权的身上。而刘备那边无事,他先是取了荆州南部四郡,站稳了荆州。后来又引兵西进,攻占益州,把孙权气的半死。

这很显然,当年弱小的刘备坐大了,而孙权成了冤大头。于是东吴开始转变思路,想要遏制刘备的发展。第一次遏制是建安二十年,孙权派鲁肃和吕蒙取荆州。武陵、长沙、桂阳三郡投降,只有零陵郡守不降。刘备从益州领兵五万,并令关羽做策应,准备找孙权火拼,双方大战是一触即发。曹操见孙、刘火拼,便乘机攻打汉中,威胁刘备后方。

在此期间,鲁肃与关羽谈判,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单刀赴会。汉中的张鲁敌不过曹操,很快开城投降。刘备见后院起火,赶紧与孙权和解。双方以湘江为界,刘备将长沙、桂阳两郡正式割给孙权,双方暂时和解。在这之后,刘备认为荆州的问题解决了。因为划了一半的土地给孙权,他认为这就足够打发孙权了。但是,前面也说了。孙权的终极目的是吞并荆州、益州,与曹操搞南北朝对峙。

荆州两郡之地,岂能打发他?因此,孙权必然要谋求整个荆州!这并不是他脑子发热,突发奇想。这是他老早就定好的大战略。只是刘备、关羽不知道而已。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巅峰。没过多久,关羽破于禁,围攻襄阳、樊城。整个宛洛地区纷纷响应关羽,曹操为之大震,甚至有迁都的打算。这个时候,只要孙权不是傻子,他应该都能明白——刘备的威胁大过了曹操!如果再不遏制刘备,东吴将难以自保。

于是孙权第二次遏制刘备的行动开始。吕蒙偷袭了南郡,陆逊等人也乘势袭取夷陵、武陵等地。这次偷袭的结果是,刘备领有的荆州四郡全部沦陷,他留在荆州的精兵全军覆灭,东吴的势力范围推进到了夷陵,也就是三峡口。刘备被彻底堵在了益州。很多人都认为,孙权在这个时候破坏孙刘联盟是不对的。但是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说,曹操是威胁,刘备难道就不是威胁?更可气的是,关羽镇荆州,脾气那叫一个大哟!孙权大小也是个人物,他怎么容忍关羽三番四次对他权威的藐视?所以,孙权认为不能再等了。

否则刘备的膨胀将无法遏制。在吞并荆州后,孙权按照原计划,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同时向曹操称臣,并且还劝谏曹操称帝,想把曹操拉下水。一副标准阴谋家的形象。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三国志·魏武帝本纪》岂不料曹操不吃孙权那一套(主要还是曹操年纪大了,进取心不足),他一面派人安葬关羽的尸首,一面对孙权假意安抚。

但是孙权提出的联合灭刘计划,曹操始终是无动于衷。坐视孙、刘两家内讧。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三国志·魏武帝本纪》接下来的一件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了。曹操居然在关羽死后不久,也病死了。刘备窝在益州,他居然也没有兴兵为关羽报仇。这下孙权是懵逼了……下一步怎么办呢?曹操已死,曹丕继位。曹魏那边忙于篡汉,暂时肯定不会有动静。

如果伐蜀,单靠东吴一家的实力,灭刘备肯定是不可能。可是如果坐视不动,也太浪费时机了。孙权在深思熟虑后,决定伐曹!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三国志·曹仁传》孙权在曹操死后,刘备不动的情况下,举兵攻打襄阳。并且,他还短暂的占据过襄阳一段时间。

只不过后来魏国反扑,襄阳很快又再次被魏军收复。再之后,刘备也登基继位,并举兵五万讨伐东吴。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而曹丕当时也秉承了曹操的策略,对两家都不帮忙,坐视吴蜀内讧。因此从孙权的战略角度考虑,占荆州只是他大战略的第一步,灭刘备才是终极计划。如果说孙权都打算联曹灭刘备了,那留着关羽还有什么用?他倒不如把事情做绝,为将来联合曹操消灭刘备做好铺垫。

接着再说第二点,关羽的能力很强,这也是孙权不得不杀他的重要原因。当时,孙权政治的地位不高,在统治东吴将近二十年的情况下,他的官方职务仅仅只是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而已,并且连个像样的爵位都有。孙坚的乌程侯爵位,孙权没有继承(给了孙匡);孙策的吴侯爵位给了孙绍,孙权也没有继承。表面上,孙权虽然有车骑将军、徐州牧这两个官号。

但是要注意了,这两个官职是刘备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替他表举的,远在许都的献帝并没有承认。从某个角度来说,孙权纯粹就是靠着孙策的余荫,非法武装割据了江东。他的统治存在合法性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孙权急需要获得汉室对他政治地位合法性的承认,并摆脱刘备在合法性上对他的束缚。换而言之,孙权需要用一个投名状向曹操表示和意。

而这个投名状的分量不能太轻,否则曹操也看不上眼。那么谁的分量最重呢?刘备的分量最重,但是刘备在成都,孙权逮不到刘备。于是孙权就退而求其次,只能找关羽了。关于关羽,实事求是的说,虽然他大意丢了荆州,并且在历史上也并非一流大将。但是关羽本身是名将,这一点没有疑问。在刘备集团中,关羽是最擅长指挥水军作战的将领,在水淹七军战役中,他统帅的荆州水师直接摧毁曹魏宿将于禁的信心,令三万魏军精锐近乎成建制投降。

众所周知,东吴擅水军,这也是曹操始终吃不下孙权的原因。而关羽也擅长水军,这就让东吴的水军优势不存在了。让关羽这样的将领掌控荆州,比曹仁那种旱鸭子北将,对孙权的威胁要大得多的多。(如果让关羽逃回蜀中,配合刘备指挥夷陵之战,五万蜀汉军不一定会败给陆逊)因此从关羽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以及他的水军指挥能力来说,关羽都必须死!孙权就是要灭掉这个隐患,并且提着他的脑袋去找曹操索要统治合法性。

文章TAG:攻城掠地温酒专属宝物名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