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主公是什么官,张辽先后跟随五位主公

主公是什么官,张辽先后跟随五位主公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8:34:4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法正称呼刘备为“主公”,这是《三国志》中第一次出现“主公”这个称呼,法正是喊出“主公”的第一人。2、左将军刘备被称为“主公”:还是在《蜀书-法正传》中,蜀郡太守法正,为人纵横,其他官员有些无法忍受,鼓动军师将军诸葛亮向刘备打小报告,"法正於蜀郡太纵横,(诸葛)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而此时左将军刘备在荆州公安城,正忙于和孙权分割荊州地盘事情。

诸葛亮审时度势,没敢向刘备打小报告,回答那些人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在此时此处,左将军刘备帐下的人,包括诸葛亮,都称呼刘备为“主公”。3、左将军刘备被称为“主公”:《蜀书-彭羕传》中,庞统、法正两人都将奇才彭羕举荐给刘备,刘备对于彭羕的才能,是绝对认可的,并超级提拔,“拔(彭)羕为治中从事”。

不过,彭羕为人比较骄横,恃才傲物,和法正一样。诸葛亮屡屡进言刘备,导致彭羕受到彻底冷落,而后的彭羕与平西将军马超的对话记载中,两人都将左将军刘备称呼为“主公”。4、左将军刘备被称为“主公”:《蜀书-蒋琬传》中,担任”广都(县县)长”的蒋琬,经常喝酒不干正事,左将军刘备对他非常不满意,想找个罪名杀死蒋琬,“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认为蒋琬有类似当年庞统的能力,就劝说“愿主公重加察之”,希望刘备再加以观察。

刘备应该是重用观察后,认为蒋琬能力远不及当年的庞统,最终采取折衷办法,既没杀死,也没留用,罢官为民算了,“(刘备)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此时此处,左将军刘备被诸葛亮称为“主公”。三、在《三国志》中,只有特定时期的刘备,才被称为“主公”。上面列举的《三国志》记载,全部出自于《蜀书》,在《魏书》和《吴书》中,都没有出现过“主公”这两个字。

而且,用“主公”来称呼刘备,都是集中在左将军刘备打败刘璋到当汉中王为止的这一时间段内。在此之前的刘备,没人称呼他为“主公”,刘备当上汉中王后,也没人再称呼他为“主公”了。在史书《三国志》中,只有一个人被称为“主公”,那就是刘备,且是在特定时间、特定时期的刘备,才会被手下人或史书称呼为“主公”。四、应该是《三国志》作者对刘备的保护或尊重。

在古代,尤其是史书中,对于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往往用“官职”或“爵位”来尊称或代替。而三国时代的刘备,身份有些特殊,在刘备打下益州到称汉中王之间,刘备的官职太多了,左将军、益州牧、荊州牧、豫州刺史等四个职位,若按官衔来直接称呼,那实在太麻烦了;且这些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论官职,都无法达到“三公”级别,不能明正言顺的称之为“公”。

而此时的曹操,早已当上“大将军”或自动降级为“司空”了,史书中,就堂而皇之的称他为“公”,那个是明正言顺的“三公或三公级别的”公。而此阶段的刘备,称呼上比较麻烦,官衔太多,却又没到“三公”级别,也许,陈寿首创了“主公”这个称呼,或者,是法正首创“主公”这个称呼,专门用在刘备身上,属于对先主刘备的格外照顾吧。

在二十五史正史中,《三国志》首现“主公”这个称呼,是《法正传》中的法正最早提出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是特定时期的刘备专用称呼。五、史书中极少出现,明清小说中却大量涌现各式各样的主公。“主公”这个称呼,在《三国志》之后的史书中,极少出现,似乎就在《晋书》中出现过一次,是指晋朝凉州地方割据势力的张轨及其子孙。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或诸王、诸侯们,都没被称为“主公”的,公主一直有,主公却没有。史书中没有主公,在明清小说中却涌现大量“主公”,除《三国演义》外,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都出现“主公”这个称呼。主公,在明清小说中,往往是下级对(高级)上级的统一称呼,似乎像电影里的“老大”这个称呼一样了。

一些网站对于“主公”这个词条的解释,比如:“主公:1、臣下对君主的称呼;2、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3、宾客对男主人的尊称等意思。”,但是,对于“臣下对君主”或“仆役对主人尊称”的引用详解时,引用的,都是明清小说而已,没有任何史书文献为依据。故按明清小说中的用词或理解,“主公”就成为“臣对君”或“仆对主”的专用称呼了,反过来,一旦尊称谁为“主公”,那也就是自认为是“臣”或“仆”了。

在小说中,吕布称呼过董卓为“主公”,那吕布就是董卓的“臣”或“仆”了,而不是史书中的直属上、下级关系,吕布杀董卓,自然被引申为“臣弑君”或“仆杀主”了,成为“不忠”的形象代表了。小说是小说,史书是史书,曾看见一些网文,提及“张辽的主公”、“徐晃的主公”,觉得有些怪异,只是想说明一点历史而已,别无他意。

文章TAG:主公五位跟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