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为什么叫方块师,方块师到三角师

为什么叫方块师,方块师到三角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8 11:21:5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师的编制结构自从诞生以来始终在不断变化中,比较著名的是“方块师”和“三角师”。相比方块师,三角师编制更简单、指挥层级简化、更容易组建且战场灵活性更好。标准的“调整师”或者“整理师”编制都是师辖两旅、旅辖两团,比如宋希濂的36师、王敬久的87师、孙元良的88师、王耀武的第51师、彭善的第11师等等。

厨师为什么会叫“师”?

厨师为什么会叫“师”

厨师,旧时也称“伙夫”、“厨子”、“橱役”等,是以烹饪为职业的人。早在殷商时代,随着古代驿站的设置出现了最早的饭店的雏形,厨师这一职业也就应运而生。至于“厨师”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在沈约(441-513年)《宋书·列传·卷四十一》中有“中厨师,置一人。”现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厨师职业也不断发展,在2004年第31届世界厨师联合代表大会就正式宣布每年的10月20日为世界厨师日,中国的厨师节也每年举办一届。

民以食为天,厨师这一职业自古有之,目前更是遍及街头巷尾,那么,厨师为什么会叫“师”呢?我认为是因为下面几点:一、“叫师”是对有专门技艺的人的普遍称谓我们对从事某一职业具有专门技艺的人称师傅,比如:木匠师傅、钳工师傅、修鞋师傅、司机师傅等等,并逐渐演变为对陌生男性年长者的称谓。其实,在过去也有厨师傅的叫法,比如:在《小五义·第一百十八回》中便有“往火上就浇,“烘”的一声,厨师傅全都是焦头烂面。

”再如:在《三侠剑》第三十六回也有“那是我专门喝的好茶,快出去泡茶,再告诉厨师傅,快点上席,”现在把“厨师傅”简化为“厨师”。二、“叫师”是因为烹饪技艺需要师徒传承我国自古就注重厨艺,在《中庸》有“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典论》有“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到了清代,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袁枚 更是编著了《随园食单》,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

厨师要达到刀工精细、火候得当、调味适口的精湛技艺,需要师傅传授以及经验积累,在烹饪界拜师学艺是普遍现象,我国还对厨师职业(现改为中式烹调师)资格分为五个等级。社会对烹饪技艺非常重视,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资,很自然的就把从事烹饪工作的人称其为“厨师”。三、“叫师”是对从事烹饪职业的人的尊称从事烹饪职业的人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艺,还需要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熟练的操作,更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其工作性质重要,工作岗位辛苦,人们“叫师”是对从事烹饪职业的人的尊称。

“旅”这个编制为什么在军队中时有时无?现在都哪些国家还在用?

厨师为什么会叫“师”

就拿“网红”张灵甫为例子来说事吧,1938年4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张灵甫,因为在军委会举行的黄陂校阅中成绩优秀,在王耀武力荐下升任第153旅少将旅长,所以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其实是正牌子旅长。然而一年多以后的1940年初,张灵甫的职务却变成第58师副师长,好像是升了,其实却没有了兵权,为嘛子呢?因为到了1939年,根据南岳军事会议之前的决定,作为中央军嫡系步兵师的第51师,也不再设“旅”级编制,从原来的师辖二旅四团,改为师直辖三个步兵团外加一个野战补充团(杂牌军大多没有野补团)。

也就是实现了从“方块师”到“三角师”的转型,减少了指挥层级以利作战指挥的灵活快捷,那么问题来了,原来的少将旅长咋办呢?继续留在野战部队就两个出路,第一是晋升副师长,但还是少将衔,又不再是军事主官,其实是军权下降了,只能等着师长出缺;第二是出任各师的“步兵指挥官”,也是少将衔,类似于鬼子的“少将步兵团长”,直接管理三个步兵团的日常,上面有参谋长、副师长和师长,存在感不强,更没啥意思,所以张灵甫还算是被照顾了。

在1941年3月的上高会战中,因为师长廖龄奇参训未归,所以张灵甫是以副师长的身份,代理师长指挥作战。一直到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后,黄埔四期生廖龄奇稀里糊涂被冤杀后,张灵甫才转正成为第58师的师长。所以旅级作战单位啊,从有的那一天,就是个不尴不尬的角色,需要时会编组,也经常被撤销。通常来说,军队中战术单位的最大编制为“团”,而战役单位的最小编制则为“师”,“旅”其实从性质来看,更贴切的称谓是“小师”,如果是独立的军事集团内部还无所谓,如果大型军事系统中同时存在“师”和“小师”两类编制,就有点乱套了。

比如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的八个军中,其他几个军都是下辖三个左右的师,师以下为团,只有桂系的第7军直辖“旅”而没有师级建制。(李宗仁)1926年3月,国民革命军第7军成立时的战斗序列是:军长李宗仁、党代表黄绍竑、参谋长白崇禧,辖九个旅18个团另两个独立团和一个入伍生团,总兵力37500人。桂军为何专设“旅”级建制呢?第一是部队来源成分复杂,李白黄都有旧部,如果只搞三个师的编制,人事上不好平衡;第二是在兵力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虚张声势,让其他派系包括对手根本不知道桂系有多大实力。

其实还有第三,那就是保留九个“小师”的架子,为桂系日后扩军提供了便利,李宗仁、白崇禧在北伐过程中,也是大肆招降纳叛。到1928年春击败唐生智以后,二次北伐前的桂系第四集团军居然下辖16个军9个独立师30多万大军,其中桂系直接掌握的也有8个军23个师,这速度你就说快不快吧?终于也引起了老蒋的警惕,于是必须打压桂系。

(黄绍竑)这一时期桂军所有的“旅”都升格为师了,因为兵力大大充足了嘛,因此“旅”级编制在早期能够大行其道,也是各派系军阀兵力或番号不足、却又拼命想扩充编制的一个手段。比如奉军在袁世凯时期只有两个师的“合法番号”,那张作霖就偷摸组建了一堆“旅”来扩充部队,张学良的起家部队就是由卫队团升格的“卫队旅”。那么“旅”级编制为什么时有时无呢?在民国年间的基本情况总结来说,作为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模糊角色,那就是:和平时期部队一“缩编”就冒出来,战争时期一“扩军”就取消掉,这是有脉络可循的。

比如二次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在表面上完成了“统一”,老蒋就嚷嚷着要裁军,因此爆发了多次军阀混战,但是老蒋胜出以后,裁军和整编最后还是进行了。整编的结果是,大批军、师级番号被裁撤,但是包括老蒋在内的各路军阀又都想保存实力,于是在师以下开始重新设“旅”,比如胡宗南的第1军期间被缩编为第1师,数万人马如果只编三个团怎么可能?那就得增加一级编制,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旅九团的“甲种师”、二旅六团的“乙种师”和二旅四团的“丙种师”。

如此也造成旅级的兵力并不一致,从4000人、6000人到7000人都有可能,那就得看是两团制还是三团制了,还得看各团是否满编。(第74军的小炮兵)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国民革命军基本是按照:路军(有的辖军)、师、旅、团这样的序列,一步步进行整编的,保留的军级番号很少。标准的“调整师”或者“整理师”编制都是师辖两旅、旅辖两团,比如宋希濂的36师、王敬久的87师、孙元良的88师、王耀武的第51师、彭善的第11师等等。

注意啊,老蒋的所谓整编没有一次彻底完成过,所以这事不能抬杠,特例肯定有。但是大规模战争一旦爆发,旅司令部的存在就使战场指挥多了一道程序。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后期,抗日军队的指挥层级繁琐成为一个致命问题,会战后期最多时,有战区、兵团(左、右、中央集团军)、集团军、军团、军、师、旅等七级战役司令部!战区长官部一道命令下去,要转手六次才能到达战术单位,乱得一批。

因此“旅”在近代大兵团作战中,逐渐沦为鸡肋建制,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对战役编制的弱点进行检讨之后,兵团、军团和“旅”级建制都被取消了。经过逐级整理,到从1940年以后,野战部队里已经没有了“旅”级建制,它一般只存在于地方部队、杂牌部队、特种兵部队之中,比如什么警备旅、炮兵旅、独立旅等等。不过八路军和新四军由于情况特殊,仍然保持着旅级番号,不列入普适性,直到1948年底,解放军才把所有的师、旅统一称为“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老蒋在1946年又搞了一次整编,准备把120个军都缩格为“整编师”(实际没有全部完成),比如第74军当时有40000多人,不可能只编成三个团吧?于是“整编旅”的番号出现,“旅”级建制又冒了出现。当然严格来说,整编旅其实还是师级规模,第74军改制为整编第74师后仍然有30000多人,那么一个整编旅有多少兵力很明显。

解放战争进入深水区后,大兵团会战已是常态,双方都开始组建超大规模的“兵团”建制,再加上蒋军的军、整编师两类规模相同的番号同时存在,非常不利于战场指挥,于是1948年8月开会决定,所有的整编师恢复为“军”、所有的整编旅恢复为“师”,其结果就是“旅”这一级番号又消失了。(何应钦和胡宗南)形象点说,“旅”级编制就是个打酱油的,完全是根据军队实际情况和战争即时状态,来决定组建或者裁撤,也就造成了它“时有时无”的现象发生。

比如我军在解放战争后期全部取消了旅级作战单位,统一为野战军、兵团、军、师这样的战役单位序列,并且一直沿续到上个世纪末,再后来随着和平时期精兵简政的需要,又进行了一波“师改旅”。大抵是从2004年起,美军正式开始废除重型师等建制,所有直属支援部队下沉到各旅级战斗队,出现了一股“师改旅”的潮流,因此现在许多国家的军队在和平时期也保有“旅”级单位,比如美国、德国、俄罗斯、法国以及印度等等,还是非常普遍的,在大国之中,貌似只有英国没有常规的“旅”级单位。

为什么一个师有三个步兵团,而只有一个炮兵团,炮兵单位为步兵的三分之一,够用吗?

厨师为什么会叫“师”

谢邀!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师是我们最熟悉的部队编制单位之一,是近代以来各国陆军最普遍的编制形式,也是最主要的战役兵团。师的编制结构自从诞生以来始终在不断变化中,比较著名的是“方块师”和“三角师”。所谓“方块师”流行于一战之前,其基本结构是两旅四团制,即师部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师的主要作战单位即四个团,摆在战场上恰好呈方形,故名“方块师”;“三角师”是一战和二战时期最普遍的师编制结构,其基本作战单位是三个团,由一个单独的旅级司令部指挥,或由师部直辖,在战场上呈三角形部署,故名“三角师”。

相比方块师,三角师编制更简单、指挥层级简化、更容易组建且战场灵活性更好。美国陆军1942年型步兵师建制结构表,为典型的三角师,师属炮兵下辖4个炮兵营,包括3个105毫米炮营和1个155毫米炮营。在一战及二战时期,各国陆军的师已经是一种多兵种合成单位,除了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步兵或装甲兵外,还会编入炮兵、工兵、通信、医疗等支援单位。

比如一个采用三角师结构的步兵师编制内,除了3个步兵团外,还会编有炮兵团、工兵营、反坦克营、通信营等单位,而各兵种的比例关系则是在长期战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加以调整。在二战时期,步兵师建制下步兵与炮兵的作战团比例最常见的是3∶1,即三个步兵团加一个炮兵团。有人会提出疑问,这样的编制炮兵火力是否够用。

笔者以为这个比例主要由师的战场机动性和后勤供给能力决定的。1940年2月,驻法国北部的英军重型榴弹炮部队在进行训练。相比步兵手中的步枪、机枪等轻武器,师属炮兵装备的野战火炮绝对属于重型装备,口径通常在75毫米以上,轻则数吨,重则十几吨,可不能像步枪那样扛上肩就走,需要借助畜力或机动车辆的牵引才能行动。

炮兵在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之间的转换也比步兵更为复杂,炮兵的放列、阵地的构筑、指挥体系的建立、弹药储备和供给、进入和撤出阵地都有很多专业要求,这也意味着炮兵的部署和调动需要更多的时间。同时相比可以徒步行军的步兵,炮兵部队在转移阵地和进行战场机动时对道路交通的要求也更高。炮兵作为一个技术兵种,对后勤供给的依赖程度很高,炮弹的重量和尺度远大于普通枪弹,在单位时间内火炮消耗的弹药重量也高于步兵轻武器,这就需要更多后勤运力来保证弹药和炮兵专业器材的供应。

因此,炮兵部队背后要有相当规模的后勤单位加以支持才能有效作战。二战时期,一架L-4联络机飞过美军第29步兵师的105毫米榴弹炮阵地。如果在师的建制下增加炮兵团的数量,比如增加到2~3个炮兵团,使得步兵和炮兵的比例达到1∶1的程度,固然会提高前线的火力支援强度,但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炮兵部队的扩编意味着师属后勤单位的增多,导致全师组织结构的臃肿,增加动员、运输和后勤的压力,严重影响师的战场机动能力。

此外,大量炮兵部队的组建、训练、作战和供给都要耗费大量资源。所以,炮兵部队很难达到步兵部队同等的规模。有人可能会提出通过大量装备自行火炮提高炮兵的机动能力,但是自行火炮的技术复杂程度比牵引式火炮更高,对后勤的依赖程度只高不低,而且生产、训练和作战的成本也是成倍增加,实际上很难实现炮兵的全自行化,尤其在应对大规模战争时,牵引式火炮相对于自行火炮的低廉成本仍是一个重要优势。

二战时期德军步兵师的摩托化程度并不高,仍使用挽马牵引运输105毫米榴弹炮。那么,步兵师下辖只有一个炮兵团,在作战时能否为步兵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呢?在二战时期,一个步兵师的师属炮兵团通常编有3~4个炮兵营,拥有大中口径野战炮30门以上,比如德军步兵师的下属炮兵团拥有3个轻型炮兵营和1个重型炮兵营,装备36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50毫米榴弹炮,其火力是相当可观的。

各步兵团建制内还编有大量火力支援单位,配备迫击炮、步兵炮等重火器,进一步加强了支援火力。此外,军级以上指挥机构通常都会掌握一定的机动炮兵力量,根据作战需要加强给师团级部队。除了炮兵之外,还可以召唤航空兵火力打击或舰炮火力打击。所以,一线步兵的火力支援问题其实有很多解决方案,并不单纯依靠师属炮兵的输出。

文章TAG:为什么叫方块师方块师到三角师为什么什么方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