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为什么要修关帝庙,许昌灞陵关帝庙

为什么要修关帝庙,许昌灞陵关帝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5:24:59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清朝前的武圣是岳飞,为何之后要改成关羽?

岳飞是抗金英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激励着世代中国人。岳飞是今河南省汤阴县人,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是古代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一生战绩显赫,功德无量,却被以“莫须有”的罪状惨遭杀害,让世代人为之叹息不已。到了岳飞死后二十年,宋高宗退位后,过继来的儿子赵昚(shen)做了皇帝。

这位孝宗皇帝一心要恢复祖宗基业,想收复被金人掠夺的北方领土,遂决定为岳飞“正名”,把岳飞尊为武圣,这样岳飞一下子就成了大宋武将的精神支柱。到了元朝时,蒙古人为了安抚汉族以及江南人,便对岳飞更加尊重,对岳飞的墓地都要修葺一新,用岳飞的文武双全、仁政并施的形象,教化于世人。到了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岳飞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从祀历代王庙,配宋太祖享”。

景泰五年(1454年),武功伯徐有贞创岳飞庙于汤阴故土,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政府甚至将岳飞置于神的地位,加封其为“三界靖魔大帝”。从此岳飞就成为明王朝的精神图腾,岳飞就成为了家族的守护神。到了清朝时期,金人的后代建立了清朝,而被岳飞抵抗的金人又回来统治天下了。

刚开始,清朝想借用岳飞之名宣扬忠顺,以此感化汉人。同时,心里又害怕汉人向岳飞学习抵抗清廷。也对曾经打败自己祖宗的人被顶礼膜拜,满清心里总感觉酸酸的不是滋味。到了清朝雍正四年,朝廷命令全国将供奉了几百年的岳飞从武庙里移出来,再将关羽追封三代,在全国到处建设关帝庙,用关羽替换了岳飞,从此后岳飞地位大跌,关羽却扶摇直上,古人崇高的忠、义、勇、武、威、烈、刚、毅等人生性格,都用在了关羽的身上,被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三国能征善战的武将很多,为何只有关羽被世人尊为武圣立庙祭祀?

很高兴与朋友们分析这个问题。关羽蜀汉大将,一生战功卓著,威镇华夏。那么民间为什么称他为武圣呢?先解释一下圣字的含意:代表至高无上的意思,是对所祟拜人物的尊称,或指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那么关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首先从武艺方面来看,关羽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称“万人敌”。万马军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主要表现有温酒斩华雄,白马坡诛颜良斩文丑,水淹七军捉于禁杀庞德,古城下斩下蔡阳头。关羽所战胜都绝非等闲之辈,所杀之人都是当时名将。这些故事被无限夸大美化传播,或编成戏剧.书籍在民间广为传扬歌颂。关羽也就成了民间敬仰的战无不胜的神人。关羽武功盖世非同一般无可争议,他的忠.信.礼.义也非常人所及。关羽忠于汉室矢志不移,《三国演义》笫五十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是说关羽被曹操打败了,不得已暂时投降了曹操,但是约定了,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马走人曹操不得阻拦。

曹操为拉拢留下关羽,许以美女金钱,並封其为汉寿亭侯,这也是关羽有生之年最高职称了。后来关羽听说了刘备下落,便挂印封金,不辞而别了。这才引出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精彩故事给关羽成为武圣添上浓浓一笔。历代统治者都看中了关羽的忠义品德,就充分利用他在民间广泛的好感,大恃宣扬关羽的忠君思想,用以愚民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是拜关公?要是仅仅因为仁义道德,刘备应该更甚吧?

欢迎走进文史工作坊! 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在拜关羽。为什么很多人都要拜关羽呢?第一、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关羽的推崇。大家知道,三国时期,关羽杀颜良解白马之围。当时汉献帝就已经封关羽为汉寿亭候。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关羽,关羽一生义薄云天,无论曹操怎么挽留,始终对刘备忠贞不二,而且此人战功赫赫,声名远扬。

历代统治者都很尊崇。隋唐的时候被佛教奉为“护法迦蓝神”。宋徽宗对关羽尤为的推崇。在明清时期,关羽的形象深入民间,民间如火如荼的崇拜关羽。比如光绪皇帝尊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第二、民间的人需要关羽。关羽具有无所不能的功能,通过关羽可以祈雨。尽管大家印象中可能觉得龙王不是祈雨的吗?实际上当总是干旱的时候,人们也会通过关羽祈雨。

在中国乡村,很多地方绅士、读书人以及普通老百姓会斥资捐款修建关帝庙。人们认为关公的美德可以让老天下雨。第三、经商的人需要关羽。关羽和中国的晋商的推动有很大的关系。关羽出生在解州,和晋商是老乡,而晋商常年在外漂泊,会遇到很多困难,以自己的老乡关羽充当自己的保护神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忠、义、仁、勇、信”是关羽鲜明的性格特点,义气和诚信是商人经商必不可少的准则和信条,关公成为晋商的商业保护神,亦成为其他商业群体的保护神。

文章TAG:关帝庙灞陵要修许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