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蒙城县楚村镇有多少人姓于,十一月份蒙城好人名单揭晓

蒙城县楚村镇有多少人姓于,十一月份蒙城好人名单揭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6:54:44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先天太后赞碑》是1014年春宋真宗诣 “谯左”卫真天静宫谒老子后亲为。这块本来应该立在卫真老子故里圣母殿的碑,为什么立在鹿邑这么一个道教场所,历来有争议。我们认为,这一块碑立在哪里,其实也不十分重要。从唐朝起,各州县都有纪念老子的庙宇和宫殿,有一块碑立在那里也在情理之中。包括唐玄宗撰写的《道德经注》碑,都是道教信徒出于对老子的崇拜和朝廷的忠诚所为。

这样的碑其他地方也有,但并不能以此来证明那里就是老子故里。卫真在元代一度划归鹿邑,鹿邑方面把这件事作为卫真和鹿邑两位一体的有力证据。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两地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汉代同属淮阳国和陈国,唐宋同属亳州。根本问题在于:两地方位明确,卫真在东,鹿邑在西,不然,卫真的前身谷阳也不可能归属宿州临涣和徐州。

《宋史·地理志》:亳州县七:谯、城父、酂、永城、卫真(唐真源)、鹿邑、蒙城。《金史·地理志》:亳州县六,:谯、鹿邑、卫真、城父、酂、永城。《元史·地理志》:亳州,元初领县六:谯、酂、鹿邑、城父、卫真、谷熟。后并城父入谯,卫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阳,酂入永城。后复置城父。(亳州)辖三县:谯县、鹿邑、城父。宋代之后行政区域划分,不断有一些归属调整,但总体来看,老子故里属于亳州管辖,并且卫真和鹿邑长期并存。

元代为了平衡道教不同派系的矛盾争斗,整合道教派系的力量,同时也是由于当时地广人稀、不便管理的考虑,一度把卫真并入鹿邑。但是这次合并时间很短,亳州很快又恢复了城父建制,把老子故里卫真(今涡阳)又从鹿邑分出来,划归城父县。元至顺三年张启岩撰《天静宫兴造碑记》曰:天静宫“在城父之福宁镇(今张老家)东南”可证。

跟苦县、谷阳、真源一样,卫真作为行政区消失了。直到1864年涡阳建县之前,今涡阳地区分属安徽颍州府的亳县、蒙城县、阜阳县和凤阳府的宿县四地管辖。清同治三年,为了镇压捻军起义,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分别从亳县、阜阳、蒙城和宿县划出一些村庄和集镇,在天静宫东南八里的雉河集(今涡阳城关)建涡阳县,当时亳县福宁镇(今张老家)的老子出生地天静宫从此隶属涡阳。

八、方志作证考察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最重要的是依据以《二十四史》为主的历史典籍,因为这些材料都是层层把关、皇帝御批、代代相传的。国史体现国家意志,不允许任何错乱。有意无意改动国史,是要杀头的。因此,这些史料最具有权威性。除此之外,历代方志也值得重视。因为这些资料也是政府组织撰写,而且要以实地调查为前提,记述得特别详细。

每一处文化遗存,不仅交代属哪一府哪一县哪一乡,还交代该文化遗存的方位、距县府的距离等。所记之事物往往与权威著作不谋而合,对于考证历史也起到重要作用。记载我国古代地理的志书很多。一类是国家编审的历史典籍中专章“地理志”;一类是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志书,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第三类是学者个人著述,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肇域志》等;第四类是各地志书。

这四类著作,前两类可信度较高,后两类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错误难免;特别是各地所编写的地理资料,难免会有一些主观倾向,更需要慎重对待,择善而从。比如鹿邑为了表明那里的天静宫是老子故里,总是把他们自己编写的县志作为依据,说什么因为涡河改道才使老子庙在涡河南岸云云,难以令人信服。考证老子故里,我们首先要采信最可靠的以《二十四史》为主的历史典籍,同时采信《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的记载,其余的作为佐证参考。

《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天静宫在亳县东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后人建宫以尊奉之。”明弘治《中都志》: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在县(亳县)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东南,基址犹存,有元翰林张起岩所撰碑。”顾炎武编明代地理总志《肇域志》:“废苦县在亳州东,废武平在亳州西。”《大清一统志•颍州府》:“天静宫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汉延熹七年建,老子生于此。

”《亳州志》、《颍州志》和《涡阳县志》等地方志均一致记载:天静宫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福宁镇东南,老子所生之地,汉延熹八年建宫以尊奉之。宋天禧二年,盛度撰天静宫碑文;元至顺三年重建,张起岩撰碑。明清至今《亳州志》编修十余次,记载老子故里在涡阳始终如一。九、文物作证天静宫从创建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建筑、碑刻、文物,例如九龙井、圣母墓、流星园以及涡阳境内大量的道家文化遗存证明:涡阳是老子诞生地。

《水经注》记述老子故里在苦县,苦县故城遗址就在天静宫西十余里张老家赵屯一带;《水经注》记述老子庙位于谷水注入涡水处,涡水处其阳,正与天静宫的地理位置相符;《水经注》记述老子庙东有圣母庙和圣母坟,记述九龙井、流星园等独特景观,这些在天静宫都有历史遗存。特别是九龙井,经文物专家鉴定为春秋时期的瓦圈井,极为珍贵。

各种方志一致记载天静宫的另一独特景观:“流星园,在亳县天静宫南,碑云,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原有圣母殿,遗址尚存。”涡阳有“古流星园”碑珍藏在老子博物馆内,《亳州志》有天静宫流星园示意图。现在的天静宫是在汉唐老子庙遗址上修建的。1992年考古发现的汉老子庙基址,还有唐、宋、元历代地层的出土文物和庙宇建筑基址,现在已经保护起来;建于宋元时期的东岳庙巍然屹立,被作为老子博物馆;这些都有1992年中国文物考古所的考古报告结论为证,出土的历代文物已在老子博物馆展出。

涡阳既然老子故里,县境就有历代众多道家人物的文化遗存,例如尹喜墓、范蠡墓、嵇康墓和陈抟卧迹等。这些可作为老子故里在涡阳的佐证。比如,涡阳曹市镇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天静宫,是1864年建县时从宿州划过来的。东天静宫有不少老子的遗迹和传说。其中一块清代康熙十九年的《创建火德神庙碑》记载:“吾乡之里旧有老君天心宫,所建有三清、三炁、玄帝神庙,四方赖以庇佑者数百代矣……”该碑落款:“康熙十九年二月朔一日吉旦大清国江南凤阳府宿州城西仁义乡抬头村四散居。

”可以说,东天静宫的历史和地位与河南鹿邑的西天静宫相当,是纪念老子的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十、《水经注》证老子出生地的争议主要与《水经注》有关。这本书一直是鹿邑认为的最有力证据。鹿邑的逻辑是:司马迁说老子是苦县人,《水经注》记载苦县在位于武平和谯城之间,也就是现在的鹿邑县。加上《水经注》的这一记载被编制地图的人采信,老子故里在鹿邑就有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些影响主要是在30年前。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对今本《水经注》重新考证,于是对老子故里就有了新认识。目前社会各界认定老子故里,涡阳鹿邑两说并存,新版《辞海》也是这样处理。我们认为,对老子故里的认定不能永远这样模糊和折中。安徽涡阳要确定为老子故里的唯一选项,必须彻底解决《水经注》的问题。《水经注》是公元六世纪初北魏郦道元撰。

原四十卷,后丢失五卷,今本四十卷是三十五卷新编而成。该书北魏至宋四五百年间辗转传抄,清代又经过数次“乙改、整理”。今版《水经注》卷23记载涡水、谷水、苦县和老子庙是有问题的。只要我们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涡河、武家河(谷水)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存认真仔细的考察,就会发现:今本《水经注》把原在谯左的苦县、相县地理位置错误地放到谯城以西。

最早指出《水经注》该处错简的,是现代郦学泰斗、研究《水经注》最权威的专家、杭州大学陈桥驿教授。早在1998年,他就和复旦大学一些历史地理专家一起来到皖北,考察淮河水系,重点考察涡河及其支流武家河。陈老一行走遍涡河、武家河两岸的村落,西到河南,东去蒙城,北至淮北相山,勘察涡河的河流走向,鉴定各地一件件出土碑刻、文物,查阅一本本历史文献资料。

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证和广泛深入的讨论,陈桥驿教授终于发表论文《

文章TAG:蒙城县人姓蒙城十一月份村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