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宣武区广安门外达官营一巷邮编,达官营为什么不叫广安门外呢

宣武区广安门外达官营一巷邮编,达官营为什么不叫广安门外呢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42:04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李严”是蜀汉的元老派和半路空降的诸葛亮在诸多政务上意见不统一,二人是明也不和、暗也不和。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取“刘禅”而代之?我们接着往下看!世人皆知的是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说,屡屡克妻。居久之,郁郁不自得,求剿贼自效。至于为什么不亲自抚养,去除因为乳母丫鬟可以照顾好,妈妈可以休息好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身不由己。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焦虑呢?

根基扎得太浅,生世飘零,人生无常,朝不保夕,今日不知明日事,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丢掉饭碗,生活难以为继,自然就会焦虑。贷款买了房子,需要竭尽一生去还贷。如果因为天灾人祸突然降临而失去经济来源,焉能不焦虑?物价上涨,工资越来越不够用。房贷必须如期偿还,孩子必须培育,衣不能不穿,饭不能不吃……焉能不焦虑?商海浮沉,企业经不住风雨,货物卖不出去,资金链断裂,只好裁员,焉能不焦虑?整天在外打拼,忽报老人生病住院,孩子嗷嗷待哺。

为什么兵马俑中间的墙不能挖?

2013年6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再次来到秦陵博物院参观,这是他第五次来看兵马俑,已经90岁高龄的基辛格当时是坐着轮椅参观的,当时他发出感慨:“中国的辉煌永远不会结束,兵马俑就是中国将会拥有光辉未来的证明。”1974年,兵马俑横空出世,震惊世人。许多外国政要来到中国都必定要去兵马俑看一看。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美国前总统卡特、克林顿、里根、丹麦女王、伊丽莎白女王、普京总统 、法国总统萨科齐、马克龙及夫人等等。

可见兵马俑的魅力所在。“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都知道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那么这名字是如何来的?这要感谢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他曾在1978年和1991年两次参观兵马俑,参观过后他不禁感慨:“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因为希拉克的这句话,兵马俑的名气更大了,越来越多政要来到这里参观,它也顺理成章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与金字塔、奥林匹亚宙斯神像、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港灯塔一起走上神坛,彪炳史册。参观兵马俑的人络绎不绝,人们会发现兵马俑坑里有一堵堵厚厚的墙,这些墙究竟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拆除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其中奥秘。

规模最大的帝王陵秦始皇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的面积。世人皆知兵马俑坑其实是秦始皇的陵寝,秦始皇在公元前246年即位,那时候的他只有13岁,他即位不久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古今中外,许多统治者都是如此,比如埃及法老,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生前享有富贵,为自己的身后事也是操碎了心。

墓地规划设计由当时的丞相李斯负责,监工由大将章邯担当,历时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陵”修建完成,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帝王陵。修建秦始皇陵,劳民伤财,当时只有区区2000万人口的秦国,一共动用了70万精壮劳力,日夜不停劳作,许多劳工都因积劳成疾而死。为了缔造这一举世闻名的奇迹,无数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地宫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封土堆,把这神秘的帝王陵完好的隐藏在地底千百年,里面有坚固的土墙,秦陵周围地下还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还有起防御作用的水银渠,东西两条墓道,它的修建体现出我过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精致而坚固的土墙据史书记载,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足以说明秦始皇陵的坚固程度,其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的土墙功不可没。

这些土墙全都是工匠们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因为它的坚固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土墙上有被箭头射击的痕迹,因此推断,当初在修建土墙时,为了测试土墙的坚固程度,士兵可能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体,如果箭能插进墙体,那么就是不够坚固,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或者进行加固。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工匠利用特定的工具,一层一层不断加固。

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墙主要起的是支撑作用,有了它这一地下土木工程才能建立起来。坑里的构造类似于早年间百姓民房的构造。土墙的两边排列着许多高大的柱子,这些柱子是木制的,深深插入土里,柱上放置横木,横木比较粗壮,横木和土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比横木要细许多,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

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非常大,现在我们的楼房,内部高度大概是2.6米,而兵马俑坑坑底到坑顶的高度为3.2米。兵马俑被放入坑道,工匠用宽大的立木封堵道口,这样一个封闭的地下坑道就完成了。只不过,如今木制的柱子、横木、棚木、立门,早已经腐烂了,但是土墙却越来越坚固,屹立千年不倒。拆毁土墙会破坏兵马俑秦陵地宫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里面的兵马俑不计其数,最早发现了1号坑里就有兵马俑6000多个。

这些兵马俑在土坑里挨挨挤挤,排列整齐,想要拆毁土墙就要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土墙坍塌就会毁坏兵马俑,有人说,在拆毁土墙前把兵马俑挪出坑道,这更是不可取的,兵马俑每一个都价值连城,每一次挪动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更何况兵马俑数量庞大,想要挪动更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保留土墙是明智之举。土墙的存在可以阻挡空气流动对兵马俑的破坏兵马俑被发掘以后,完好保存它是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参观兵马俑不可以拍照,因为照相机的闪光会对兵马俑表面色泽产生破坏,兵马俑刚被发掘时色彩还是很丰富的,发掘出来后,兵马俑表面的颜色经过氧化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土灰色。兵马俑接触空气过后,15秒后就会氧化,4分钟内便会脱水、卷曲。这也是考古学家不敢轻易挖掘兵马俑的原因,我们目前只是挖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据说兵马俑的整体数量有10万个左右。

这些兵马俑暴露在空气中,气流的流动也会让其表面产生细微的变化,产生风化反应。而土墙的存在,把兵马俑分隔开来,减少了空气的流动,对兵马俑起到了保护作用。保留土墙是对文物的完整呈现土墙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保留土墙是对秦始皇陵墓的完整呈现,秦陵的设计,独具特色,让人们对古代人民的才华叹为观止。中国古代的墓穴目前发掘出来的也不少,但是有许多都经过了破坏,有的是因为陵墓本身设计不合理,早早坍塌,有些却是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而像秦陵这样大型的陵墓却能完好保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对于我们日后的建筑设计能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吴三桂为何不联合南明抗击满清?

吴三桂当然不会联合南明去推翻清朝,吴三桂本人并非是善男信女,也不是文天祥、左懋第那样的忠贞之士,其本质上是一个善于投机专营的一流武将,像这样的人最擅长的就是观望形势,自从他打开山海关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只能清强归清,南明强归南明,很显然根据形势的发展,以他自己的判断来看,选择做清朝的平西王更加有前途。

而且清朝以多尔衮为首的统治集团不是吃素的,把吴三桂吃的死死的,断了他私通明朝的可能。从吴三桂的投降历程来看,他一开始可能确实不大甘心投降清朝,这正如康熙说的那样,他的投降是因为李自成逼得太紧,不得不剃发降清,所谓“吴三桂本为流寇所迫,势穷来归之人”,所以投降清朝实在不是他的本意,而且清朝刚入关的时候,清朝在关内的地盘仅仅是在京畿一带,南明弘光政权至少占据了东南半壁,鹿死谁手还不好说,这个形势使吴三桂虽然身在清廷,但不免对南明有点暧昧,心理上可能有些两边下注的想法。

就比如说面对顺治元年七月北上的弘光政权的议和团队,吴三桂表现的相当客气,竭力表现出自己的忠诚形象,并且婉转的表达了自己身不由己的处境(注:那时弘光政权方面对吴三桂一片好评,此次和议团队还带来了封其为蓟国公的诏书)。《吴逆始末记》:南都福王立,闻三桂乞师破贼,遥封为蓟国公。八月,遣使臣左懋第、陈洪范赍银币入朝致谢,并诣三桂营致福王意。

三桂谢曰:“时事至此,夫复何言,惟有闭门束甲,以俟后命。”不仅如此,本着演戏就要演到底的精神,还表示我吴三桂本人只要活着绝对不会像南明放一枪一炮,“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扮演了一个可敬可佩的忠臣义士,在这儿演技绝对堪称满分。此时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也不是一个棒槌,知道你吴三桂投降清朝心不甘情不愿,所以也是百般防备,就是不让你和明人接触,在山海关之战后,不让吴三桂靠近北京城一步,让他继续追击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摄政王檄三桂及英、豫二王兼程追贼,勿入京”,尽管防备吴三桂,但是清廷还是采取笼络态度,顺治元年五月初七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还让吴三桂上报立功将士,要予以升赏。

在接待弘光政权的使团同时,清朝就开始统一战争,主要对手当然是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弘光政权,多尔衮既然知道吴三桂首鼠两端的心理,当然不会让他去参加打击南明政权的军事行动,而要利用吴三桂对李自成的仇恨,“平西王吴三桂与贼有不共戴天之仇”,让吴三桂参与对起义军势力的追剿。《圣武记·卷一》:乃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同三桂、尚可喜等由大同边外会诸蒙古兵,赴榆林、延安,出陕西之背。

其后,吴三桂跟随阿济格自陕西而南,转而沿江东下,一路上剿抚并用,几乎打碎了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并且一路下九江,收降了南明政权的左梦庚部,“英亲王阿济格追剿流贼李自成至九江,梦庚率众迎降”。从顺治元年十月出兵到顺治二年六月,吴三桂所在的西路军军事行动获得圆满的成功。《清史列传·卷八十》:寻以英亲王为靖远大将军,三桂从,由边外趋绥德。

二面,克延安、鄜州,剿自成于襄阳、武昌,东下九江。吴三桂于当年八月随阿济格还朝,受到清廷的隆重欢迎,清廷赏给吴三桂、尚可喜“绣朝衣各一袭,马各二匹”,尤其是吴三桂,在那个时候还被加封为平西亲王。而早在当年五月,弘光政权在豫亲王多铎的打击下早已被消灭,各级将官二百余员、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三百人投降,在短短七个月时间,清廷取得了令人震惊的胜利,这肯定会让吴三桂的心里彻底动摇,倒向清廷一方。

但是,清廷还是没有放下对吴三桂的戒备心理,表面上虽然对吴三桂加恩不断,但是却让吴三桂移镇锦州,这让吴三桂郁郁不得志。清廷也许并不知道吴三桂此时早已决定报效新主来求得自己的荣华富贵,在居住锦州期间,吴三桂就屡次上书清廷请求重用打击南明势力。《吴逆取亡录》:旋从大将军英亲王征自成于陕西,自襄阳、武昌东下至九江而还,命赴镇锦州。

时顺治二年,三桂年三十四。居久之,郁郁不自得,求剿贼自效。直到顺治五年,清廷才重新启用吴三桂,而这时局势就更加明显了,南明鲁王、唐王政权被相继消灭,清朝统一全国的大势已经初步形成,南明势力被压缩在西南一隅,在吴三桂眼里已经成不了气候,全心为清朝出力在他眼里才是正途,此时他显然完全成为了清廷的“鹰犬”,对任何反清势力都采取了血腥镇压。

他与清廷将领李国翰先在陕西镇压拥明的反清势力,与李国翰前后进击,大获全胜,共歼灭7000余人,在攻打榆林的时候,“三桂率铁骑数百,冒矢石摧锋陷阵”,为了给清廷交一份满意的投名状,榆林城被攻陷之后,吴三桂下令屠城,将城内反清势力彻底屠戮,不留后患。《庭闻录·卷二》:不数日,至城下,又急攻数日而拔,屠其城。

榆林大姓尤、杜、种,皆世将也,杀戮殆尽。得士大夫与瓖等往来书,按诛者又数十家。这场战役,吴三桂无疑向清廷证明了自己“忠心耿耿”,清廷对吴三桂更加信任。陕西平定后,清廷让他和李国翰继续出镇汉中平定南明势力,在此时吴三桂已经完成了他的心态转变,从心理上和实际行动上证明了自己是清廷的“鹰犬”,与故主分道扬镳。

在陕西平定后,吴三桂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清廷发诏书夸赞吴三桂“忠勇智略,与诸将士同心击贼,擒获伪官,大获全胜”,这无疑也是对吴三桂当初标榜的“忠臣”形象最好的反讽,突出了他做为“鹰犬”的尴尬。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清世祖实录》、《清史列传》、《庭闻录》、《北使纪略》、《圣武记》、《吴逆取亡录》、《吴逆始末录》。

刘禅是个傻瓜,诸葛亮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首先;刘备的儿子“刘禅”不是傻子,他是大智若愚。诸葛亮在蜀国根基不牢,属于中途空降,在刘备死后初期阶段,军权一直在李严手里。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取“刘禅”而代之?我们接着往下看!世人皆知的是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说,还屡屡克妻。先后有两位老婆因他而死,以至于刘备立足于沛县事业有成时,又迎娶了第三任老婆糜夫人。

但不知是患有不孕不育之症,还是什么原因,一直都未曾生有一儿半女,所以在荆州时刘备过继“刘封”为养子。后来,刘备在联合孙吴“火烧赤壁”的那一年,即将步入五旬的刘备老来得子,这个孩子就是刘禅。但刘禅的童年时期简直就是经历了一场场噩梦。当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禅,遭遇曹操帐下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在长坂坡追击刘备。

此时的刘备就如当年的汉王刘邦一般,丢下妻儿不顾后独自而逃。所幸;刘禅得于赵子龙的护卫,才能够幸存下来。因此;刘备老年得子,对刘禅倍加疼爱。在古代来说,刘备的年龄可以做刘禅的爷爷也绰绰有余,父子之间年龄相差四十有余。因而,刘备除了能在闲暇之余能给予刘禅的仅仅是父亲的宠爱。公元219年,刘备立足于成都,自立汉中王时,将独子“刘禅”立为太子。

在刘禅十七岁时,奋斗了一生的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承袭父业为蜀汉君王。将内忧外患又战火不断的江山托付给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手上,不要说刘备,就是换成当下的人们,心里也未必踏实。所以,刘备在临死之前甚是纠结这个问题。刘备弥留之际和诸葛亮有了一番千古对话。刘备言:先生的才智谋略远远胜过曹丕百倍,定能兴邦安国、谋图大业。

若是小儿“刘禅”具备帝王潜质,先生可辅政于他;若他不具备君王的能力,先生大可改朝换代。诸葛亮泪流满面言道:臣必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以死相报!刘备同时又“申饬”刘禅:“儿应礼敬诸葛丞相,务必事之如父。”后世对这件事可以说是有着众多版本的解读。站在刘备一方的人,说刘备为人做事坦坦荡荡,从始至终都相信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以死相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此举显示出刘备、诸葛亮两人的臣子关系和高尚的风格。

但站在诸葛亮一方的人则认为刘备为人是发短心长,他顾虑诸葛亮可能会取而代之,因此死之前用此言暗意诸葛亮。刘备在托孤于诸葛亮的同时,又任命“李严”全面接管蜀汉的军事大权,对诸葛亮加以牵制。“李严”是蜀汉的元老派和半路空降的诸葛亮在诸多政务上意见不统一,二人是明也不和、暗也不和。甚至还有观点说,刘备其实没有那么刁猾,因为作为父亲的刘备担心儿子“刘禅”难以驾驭智勇双全的诸葛亮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备之所以让“刘禅”对诸葛亮“事之如父”,不单单是口头上的遗嘱,而是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字,以诏谕的方式留档备案,刘备此举或许是为了让诸葛亮安心,没有顾虑、莫得后顾之忧。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或许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将原本单纯的事情看得过于复杂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或许就是出自于刘备真心话呢?想当年陶谦贤让徐州给刘备时的态度或许就能够说明一切。

刘备在弥留之际与诸葛亮的肺腑之言也许是真挚朴拙的呢?毕竟刘备一生流离转徙、识人无数。老来得子的刘备自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把国步艰难、内外交困的蜀汉基业交给一个未经历风雨的幼子手中,确实是顾虑重重。反过来说,让他将自己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政权禅让给诸葛亮。这种风格,纵观古往今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换做任何一个人也不会甘心。

因此刘备临终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倘若“刘禅”真的不是这块料,刘备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诸葛亮可以改朝换代,取刘禅而代之。刘禅登基称帝后,将蜀汉的大小政权都让丞相诸葛亮打理,历史上数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都是在诸葛亮的主政下执行的。而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吸取了街亭之败教训之后,屡屡发动的北伐战争都是事必躬亲,殚精竭虑,事无巨细的鞠躬尽瘁。

但是,往往现实却是很残酷的。长时间的征战生活,让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上,蜀汉统一的大业也就此破灭。纵观历史上擅长装作的王者远不止他父子二人。比如:处之泰然的李世民就擅长伪装,通过装傻而屡屡骗过了他的父亲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让他们难以发觉其谋权篡位的野心,待瓜熟蒂落之时,平地一声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一鸣惊人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还有清代的王文韶装聋也装的无人能及。王文韶在朝为官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先后任巡抚、总督,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以说是达官显贵,名噪一时。所以说,刘禅的明哲保身之举既不昏庸也不愚蠢,他是凭借其奥斯卡级别的演技蒙蔽了司马昭,通过大智若愚的装傻和恰到好处的伪装术让司马昭对他放松了戒备,避开了灭门之灾。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为何不阻止刘宗敏胡作非为?

李自成当然阻止过刘宗敏,但是刘宗敏当时也回复了他,皇帝是你当的,追赃助饷威慑群臣是我管的,你就不要再废话了。不单如此,刘宗敏还说过,我和他(李自成)同为响马(土匪),凭什么我要拜他呀?名言呐,啧啧~刘宗敏为什么会、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其实自从刘宗敏入京,他的一切言谈举止都发生了极大转变,原因无外对李自成即将黄袍加身,身处最高位而心有不甘,这是二人不睦的根本原因,通俗讲就是可以同患难,但不能共富贵,蛋糕太大,他也想得到最大的那一角。

刘宗敏虽然也是起义军中的著名将领,但是存在感肯定不如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在进入北京之前,他和李自成已经配合了15年之久。在这15年中,他参加的反明斗争不计其数,一直是李自成的第一臂助,不仅参加军事活动厮杀于战场,政治活动的参言权他也同样拥有。他的地位何来?敢打敢拼,战功卓著;与李自成的莫逆之交;所以使他在大顺军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影响力、凝聚力。

为何说他二人不能同富贵呢,可以说在进入北京之前,他俩的配合相当默契,甚至可以说刘宗敏为李自成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但是颠沛流离多年,终于占据北京的刘宗敏,他所谓的“眼界”开阔了,他的目标也“升华”了,他要抓更多的人,抢更多的钱,霸占更多的女人。他不愿意再继续筹谋,继续巩固自己自家政权,不愿意借机迅速扩充自家势力,思想麻痹的他,觉得天下舍我其谁,并没有正确且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既得利益上,也就是这些现实利益上的东西,让他忽略了当时政权转型的必要性,或者说小农思想占据了他大脑的全部,他根本没有相应的水平去考虑这些。

李自成以极快的速度败亡,这其中少不了刘宗敏的原因。最初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想到满清可以入关,接手大明政权。更多的是盼望当时的李自成,能够顺利登基,大顺代替大明才是大势所趋。所以当时无论是京官们,还是地方的官吏、地主豪强、普通的百姓,对李自成的大顺军都非常支持,每到一地都热烈欢迎,到北京后,2000多京官也都同样盼望着为李自成效力,对大顺系公务员的追捧,火爆到了什么程度呢?想要入大顺朝当官的人,报名者竟达3000余。

面对官员们的热情,刘宗敏是如何做的呢?他们首先顺乎民意,镇压了一些百姓所痛恨的王公贵族和贪腐官吏。但是后来,事情慢慢开始脱轨,不受约束,他们不但到处缉拿皇亲国戚、东厂锦衣卫、武将将官500多人,还将已经归顺的将近3000名官员,全部交给刘宗敏和李过关押,只录用了三品以下的90多位原官员,不到百人而已。

其余官员全部遭殃,而他们追赃助饷的对象,并不只是王公大臣,皇族勋戚,包括整个官僚阶层、官吏系统都遭了秧,甚至包括普通百姓,地主、权贵、富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平民百姓衣服穿好一点上街那是要倒霉的,或者身材稍胖且未经减肥就敢上街的,也会当街被抓,受尽严刑拷打,最后的目的都是钱,和现在的绑架勒索,并无不同,只是受虐率和死亡率更高了一些而已。

刘宗敏这些举动的缘由是什么?刘宗敏的思维方式在当时,代表了大顺军中相当一部分官兵的想法,他只是代表人物之一而已,他们在进京之后,第一要务就是快速瓜分胜利果实,拥有足够的财富,才能让自己安享富贵,他们并没有其他更高的追求。甚至强敌在畔,也都不以为意。转型失败的原因其实在甲申国难的前一年,大顺军占领西安之后,曾经做过政权转型的努力。

大顺政权沿袭了明朝的各项制度和执政机构架构,改元建号、铸币、开科等等,虽然大多也还是沿袭大明制度,但也不失为一种积极转化的举措,包括当时的乡绅富户地主豪绅,对李自成也是有一定支持的。他还大量招揽人才,以图后用,一切迹象表明,大顺政权好像正在逐步走上正规化道路。本来情势发展比较正常,但没想到在攻占北京之后,一切情况都开始转变,阻止这一切转变的人中,刘宗敏就是代表之一。

本来已经向正规化政权开始转型的李自成,也陷于麻痹状态。李自成的登基大典即将开始,而刘宗敏还在纠结---我和他都是土匪,为什么我要拜他呢?虽然很多人都在苦苦奉劝,但刘宗敏也只也仅仅是拜了两拜而已,最后还是搅和了整个典礼无法继续。短视无知争权夺利的后果在刘宗敏的抵制下,李自成迟迟不能登基,也就无心再进行后续的变革。

恐怕在那个时期李自成也无法进行变革,因为胜利的果实来得太快太大,利益分配成为摆上桌面的最大问题,甚至包括政权的巩固和安全问题,也暂时都付诸脑后,就这样他的登基大典一直推迟到从北京撤退的前一天,错失了最关键的转化良机。追赃助饷的事情李自成曾经提出过批评,他的区别对待的要求也没有被执行,这其中就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是全家遭殃,造成本想归顺大顺政权的吴三桂,因为全家老小都被刘宗敏祸害,所以倒向满清一边。

(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在其他文章有过详述,欢迎关注浏览)刘宗敏的这些作为极大的破坏了所有阶层对大顺政权的看法和口碑。从高官到平民,对大顺政权都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根本不会、不敢与草寇合作。这也是满清进入北京后,大批官员甘心归顺的原因之一,完全没有心理障碍,李闯太祸害人了,还因为毕竟大明国灭,而大顺政权还属于草台班子级别,不值得他们为李自成等人效力,说直白些就是一群响马而已,所以当时的满清政府成了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择。

后期民众对大顺政权的态度大顺军逃离北京的时候,举城沸腾,人们争相燃放鞭炮庆祝,人们喜大普奔(^_^),并没有人因为李自成的离开而惋惜,所有人都已经完全看清、看透了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的真正嘴脸。曾经有地方官员为了自身安全,被逼无奈混到难民队伍里观察过,李自成的部队,十人中,竟然有6人是抢掠来的妇女,逃命的时候都不曾放弃,可见这种政权、这种将官和士兵是不足以成大事的。

大明帝国覆灭,是死在自己手里,李自成能打败大明,并不是因为李自成能打。就拿唐通来说,当初要求勤王救驾的时候,只有他到达了北京,而崇祯派他去居庸关镇守,抵御李自成,临走时怀疑一切的崇祯又贴心贴肺的给唐通安排了一个监军太监杜之秩,而正是这位监军太监,在唐通出城与李自成厮杀的时候,为李自成主动打开城门造成唐通被俘投降,这就是当时的态势,什么意思?李自成根本没什么战力。

但很显然刘宗敏可不是这么想的,进京后的他已经狂的不行,不单严刑拷打了吴三桂全家,还在言谈中,无意暴露了他自己的短视和无知,竟然宣称山海关不过是弹丸之地,还不如京师的一角,可以用靴尖儿直接踢倒,换句话说就是不足为虑,随时可以拿下。谁给他的底气?主要是大顺号称雄兵百万,“天下”已在指掌之间,这些念头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觉得再也不用东征西讨,安享胜利果实即可,在追赃助饷之余,他也招妓无数,饮酒作乐。

不但如此,还夺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刘宗敏很成功的帮李自成把有生力量推了个干净,上文讲过从王公大臣到官员,乃至普通百姓,都恨毒了李自成,这一下又招惹了吴三桂这位颇具实力的边将,一下子把本该围绕在大顺政权周围的所有势力推了个一干二净,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个,从整体有利态势中自动脱离出来,变成孤军奋战,所以他们的死都是咎由自取,毫不可惜。

由上可知大顺军的败亡是必然的有本事惹祸,还要有本事扛,在得知吴三桂复叛之后,李自成找到刘宗敏和李过,想让他俩跟自己一起去山海关镇压吴三桂,但是两个人却互相推诿,完全不顾自家政权的安危。大顺政权的团结性已经出了问题,而李自成当初也看出了端倪,他是不敢自己带兵出去而把刘宗敏留在北京的,所以刘宗敏无奈之下,才跟李自成一起去讨伐吴三桂,留下的只是牛金星等老弱病残,毕竟这些人扑腾不出什么水花来,放心。

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一昼夜,多尔衮赶到,和吴三桂谈好价码后,阿济格和多铎仅两个冲锋,李自成5万多人,便争相逃命,大败亏输,多尔衮本队则根本没出手。4月30日,李自成撤离北京,然后又退到湖北,在临时客串斥候侦查九宫山的时候,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死,虽然大顺军对当地进行了清洗式的屠杀,为李自成报了仇,但也无济于事,刘宗敏于再次败退途中被杀,恐怕到死的时候他也没搞明白,当时政权如此快速的消亡,其实和他本人有莫大的关系。

刘宗敏的两个极端出于固话思想的限制一个极端,在长达15年的抗明斗争中,刘宗敏这位猛将,经历了无数战阵,也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承受了无数苦楚,也数不清自己的生命究竟面临过多少次威胁,他冲锋陷阵立功无数,大顺政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刘宗敏的努力。李自成待他如兄弟,他也清楚李自成对他的知遇之恩,是李自成提供给他发展的平台,在李自成团队,他兢兢业业15年才打下了一片基业,这是靠自己的努力用命挣来的。

另一个极端,好不容易他们进驻了北京,虽然只有短短的40天,但是他格局和个性上的缺点便暴露无遗。在亟需转型的政治态势下,麻痹大意,并没有像以前一样,真心帮助李自成迅速站稳脚跟,稳固政权,寻求官僚、百姓等阶层的支持。本该凝聚在身边的一切有生力量,都被抽飞打跑,自断活路,大顺军变成孤家寡人,失道寡助。而机会稍纵即逝,一切都无法挽回,虽然不能将大顺军的败亡等一切罪责都归于刘宗敏,但是他在其中所发挥的负面作用确实是巨大的。

古代乳娘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妈妈不亲自抚养?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可以发现,里面的新生儿基本上都不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而是吃“乳娘的奶”长大的。并且刚出生的小宝宝也不是由产妇照顾的,而是由几个乳娘和丫鬟一起照顾。小宝宝也不和妈妈一起睡觉,只有妈妈想看看了,才去看一眼或者让乳娘抱来看一眼。古代乳娘是个什么概念?古代的乳娘是何许人物?与现代的月嫂或育婴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古代的乳娘是用来专门给刚出生的小宝宝喂奶用的。在一些大户人家皇亲贵族里,有主母要生孩子时,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身家清白的全福之人给要出世的孩子哺乳。一般会挑一个最适合的,然后再备两个留着备用的。乳娘又称乳母,从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来对乳娘这一人物的尊重!所以,就算在条件一般的大户人家里,乳娘的位置都要高于下人,仅次于主人家的一个位置。

甚至在被哺乳大的主人家孩子面前都能说的上话,都有话语权。乳娘的地位相当于主人家孩子的半个娘,老了是不能打发卖了,或者驱赶出府的。乳娘是需要主人家赡养的,就算不养也需要给大笔银子安顿好。不然就会落下不孝,不记哺乳之恩的名头。乳娘在王公贵族里地位更加超然,如果是大官或者皇宫里的乳娘,那么乳娘的地位更高!如果是在大官的家庭里,乳娘除了给小宝宝喂奶,其他的事是一律不用做的。

如果乳娘年纪大了,那么就是老太太身边的红人(老太太是乳娘哺乳宝宝的妈妈),连家族里的夫人或者其他少爷,都需要给乳娘一个面子。都要对乳娘客客气气的礼让三分。如果是在皇宫里,乳娘哺乳的是皇子或者公主,那么这个乳娘就不是普通的宫婢了,而是有宫级的官女子。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还是大臣,都要尊称一声:姑姑或嬷嬷。

为什么妈妈不亲自抚养?一般能请得起乳娘的家庭都是比较有钱的大户人家,并且是十分讲究的大户人家。古代的有钱人家主母都不会亲自喂奶的,因为喂奶就保持不了好的身材了,更有损主母形象。包括在皇宫里也是这样。至于为什么不亲自抚养,去除因为乳母丫鬟可以照顾好,妈妈可以休息好的原因,更多的原因还是身不由己。因为古代大户人家的嫡系子女都不会由主母抚养,而是由当家主母养在身边亲自教习。

感觉明朝末期依旧强大,为什么却打不过满清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历史早有定论,明朝的灭亡主要是有三大原因,一是东林文官集团党祸,二是残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三是各地私军以及满清势力。崇祯皇帝像所以说虽然明朝末期大明的总体势力固然依旧很强,至少是比满清要强很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明朝总体实力强大并不代表朝廷的实力强大,在明朝,私军远比正规军强大的多,另外武器装备也是优质精良的优先供应各家私军,劣品多归于正规军,后来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就是一只私军,而这些私军是少有真的卖命给明朝打战的,因为私军是个人的财产,而大明是皇帝的。

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满清入关,投降的大量绿营兵马,原本对付满清不堪一击,但是对付大明的各地义士和抵抗势力却是猛如虎的原因所在了,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真东西来向新主子表现罢了,而真正荡平整个大明的也不是满清,大多是后来投靠的绿营人马,毕竟满清拢共就那点人,撑死也分不到全国。所以说,不是明朝打不过满清,而是明朝死于内部倾轧,死于内部独善其身,争权夺利的世家大族,死于各地中饱私囊,擅权擅政的独裁军阀,而农民起义不过是这些诱发的无奈产物罢了,满清也不过只是最直接的一个表现而已。

几千年的历史,这么多祖坟都去哪了?你扫墓还记得往上多少辈?

中国的家族文化,其实就是五服文化,也就是说五代之内的关系属于关系亲近的,超过了五服后关系就会变淡,所以一般的情况都是上三四代的关系会有直接的保留,超过了自己往上三四代的那基本上已经比较淡了,也就是说从自己父亲的祖父再到曾祖父高祖,属于五服范围,扫墓只要不是大家族式的扫墓,基本上都是扫到高祖。正常来说一般坟墓能留过五代的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高祖一代离现在的时间都是一百五十年到两百年之间,能保持150年以上都有人祭拜的坟头其实并不多,属于非常少的,绝大多数坟头保持一百年左右就会慢慢的消失没有后代记得了,但是家谱上面还会保留有存在的痕迹,有一些地方有家族式墓地,那保留150年以上的坟头可能性会高一些。

如果是散埋 那基本上一百年就会很少有人记得,然后就会在后面慢慢的消失,因为人的亲情一般保持在四代左右,五代其实就非常罕见了,四代同堂也很少,但是还是有一些的,超过五代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亲感,也就不会太过在乎上面的坟头,大多数时候只会去在意离自己时间比较近的坟头,大家族会有一两百年左右的坟头保留。扫墓一般绝大多数都只能找到上四代的坟头,再往上其实就是上一两代人会去扫,而后代会很难去记住这些坟头存在的具体位置和地点,所以大家族会通过宗祠堂的方式保留下来自己家族的一切历史和人为,如果说通过坟头去保留那根本不可能,自然灾害以及各种原因会导致一些时代久远没有人管的坟头被时间吸收后消失,根本没办法正常一直保存下来,祠堂和家谱是最好的保存方式。

为什么永乐年间还曾横扫草原的明军三大营,会在土木堡战役里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上其实不是不堪一击啊!当明军被十多万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兵力的考证请看我出版的《明帝国边防史》一书)合围到土木堡时,还是有对峙和战斗的。根据《蒙古黄金史纲》记载:早途相遇,汉人筑起重围,无法接近。也先太师佯为退却,却另派出后哨,待汉人从战壕里出来,也先太师反击,汉军大溃,除三百人不曾离开阵地以外,余者均遭屠戮。

可见在八月十三日成国公朱勇等人战败以后,明军移动至土木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修筑起了能满足十几万人作战的堑壕和工事,和瓦剌军进行对峙,以至于也先军队无法接近。《鸿猷录》中也有明军“甫逾堑”的记载,可以和蒙古方面的史料进行对应。明军既然战阵严谨,准备充分,为何会在土木堡之役一败涂地?其问题就出在明蒙的议和上面。

明军由于筑起壕堑,蒙古人无法接近,明蒙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将近三日。此前瓦剌已占据桑干河上游,切断了明军的水源,但是明军在无水状态下依然坚持三日而不崩,足以证明明军的纪律和实力依然不俗。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达明军阵营,持书议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议和,复派遣二人送还瓦剌使臣。在亲征军看来,形势一开始转好,这次的结局也许跟“白登之围”和北魏皇帝被柔然围困一样,都是有惊无险而已。

但是此后,明代史书中却统一笔锋一转,直接写到了明军大溃败。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何处?明军为何要突然移营?在蒙古人尚未表态、两军尚在对峙的当时,越过壕堑的明军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后果吗?我们要从蒙古史料中窥见端倪。根据前文所述,也先在围攻明军不成以后,有这么一段记载,“也先太师佯为退却,却另派出后哨,待汉人从战壕里出来,也先太师反击,汉军大溃”。

如果把明蒙史料串联起来,那么当时情况就非常清楚了。也先根本就没有打算和明军议和,从一开始就准备完全吃掉这支明军。也先佯装议和,派遣使者到明军阵营示好,曹鼐和另外护送瓦剌使者的人到达虏营以后,必然得到了也先撤军的承诺。于是也先佯装撤军,饥渴交加三日的明军看见也先撤军,因此明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他们最终相信也先的诚意,开始走出工事,进入行军状态。

但是没想到,明军刚刚越过壕堑,也先大军突然回转,“四面击之”,把正在越过壕堑、营伍不整的明军打了一个措不及防。按照《明帝国边防史》的计算与考证,当时明军的总兵力大约在十三万左右,而瓦剌军则集结了十三万骑兵。十三万步兵和大量随行非战斗人员离开工事掩护、不成队列,在平原上遭遇十三万骑兵突袭,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时蒙古军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杀!”,也先的这一举动成为压垮饥渴交加的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防御工事的明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土木堡之战,明军就此战败,明英宗被俘。其实游牧民族这种诡诈之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白登之围”中,匈奴的冒顿单于就假装听从阏氏的劝告,故意放开围困一角。其实《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围师必阙”,强调包围敌人时,为防止敌军产生拼死作战的决心,要虚留缺口,以动摇敌军指挥官的意志,涣散敌军士兵的斗志。

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时,发动致命一击,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覆灭。冒顿单于和也先这样的草原枭雄都应该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残酷的生存竞争却无时无刻在教授着他们这种战争哲学。但是久经战阵、老谋深算的汉高祖刘邦可不是明英宗这种热血小青年所能比拟的。刘邦采用了陈平的战术建议,让士兵手持强弩,以战斗队形,徐徐撤出围困。

文章TAG:宣武区广安门外达官营一巷邮编达官营为什么不叫广安门外呢宣武区广安门门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