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明朝内阁是君主立宪的雏形吗,英国君主立宪的本质是什么

明朝内阁是君主立宪的雏形吗,英国君主立宪的本质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18:26:2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作为岛国,英国、日本为什么能坚持君主立宪制呢?

朝代更迭的本质是什么

因为它们是岛国。在“地理决定论”的大背景下,英国和日本的岛国区位也是两国最终能成功延续君主立宪的根本原因。从世界地图上看,英国和日本有着高度相似的区位,都是距离大陆并不遥远的岛国,这也注定了英国和日本在很多方面高度雷同。这些雷同包括:纬度相近;面积都不大;而岛国的首要自然环境,就是四面临海,这带来至少三个优势:一是出海方便,港口众多,便于进行海外掠夺;二是相对安全,不易受到外部势力的侵略。

虽然历史上罗马帝国曾征服英伦三岛南部,改变了英伦三岛的人种,但这样的征服事件在历史上凤毛麟角,而日本除了13世纪的蒙古入侵,古代历史上也不曾受到外来势力的侵袭。这样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得英国和日本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这对于集权的渴求程度远低于大陆国家。以我国为例,从古至今,我国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再加上中原王朝国土广阔的因素,注定了我们只能进行高度集权,才能形成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更多资源,对地方叛乱势力和外部侵略进行迅速和猛烈的打击。

而英国和日本本身面积较小,又基本没有外来势力威胁,所以它们天生有相比于大陆更“民主”的社会环境,事实上古代的英国和日本内部始终都较为松散,英国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同化苏格兰。而松散的状态也使得各部分之间缺乏征服甚至吃掉对方的能力,所以在以一个整体出现时,他们就只能各自进行妥协,这是君主立宪制的群众基础。而相对民主的环境,必然也更容易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产生不同于大陆的先进文明,再借助四面出海的便利条件,它们往往能够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快人一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英国引领了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后,日本也在亚洲地区先声夺人,甚至一跃成为列强的一份子。当然,虽然日本和英国高度相似,但因为面对的大陆国家不同,所以日本的集权程度一度高于英国,尤其是明治维新后,虽然日本宣称君主立宪,但天皇依然有着巨大权力,这是受我国影响的结果,长期以来的潜移默化也让日本有了集权的基因,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在列强瓜分世界的大背景下分得一杯羹。

为什么有人相信明朝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明朝内阁制与英国责任内阁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本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雏形!明朝内阁制,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实行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集中,于是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隶属皇帝,但明太祖朱元璋日理万机,难以处理过来繁重的国事,为了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设置了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大学士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形成……明宣宗时,形成内阁首辅制(首席制),和票拟、批红。即由内阁阁员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票拟),皇帝将内阁拟出的意见审定后,作出批示,再由司礼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批红)……明朝内阁制,始终是非法定的、体制外的皇帝顾问咨询机构,即皇帝的秘书班子。

阁员的升降、职权大小,完全凭皇帝个人的喜好、旨意而定,票拟是否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内阁制,虽然能体现一定的群策群力、合议精神,但是,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同于体制内的宰相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皇权至上,不能对皇权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英国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萌发于17世纪初,是由中世纪的英国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发展而来。……英王为了加强王权,召集枢密院中的部分亲信,经常在王宫内的一个秘密小房间里,讨论决定国家重大政务——即内阁(本意密室)逐步形成并日渐取代枢密院……英国内阁,最初也由英王主持,对英王负责,也是英王的顾问咨询机构,或秘书班子……(只有此点与明朝内阁一致)……1688年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当时英国内阁,改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组成,并开始由对国王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

文章TAG:君主立宪雏形本质内阁明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