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题西林壁教案,请问苏 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案,请问苏 轼的题西林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08 03:25:45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请问苏 轼的题西林壁

作品: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搜一下:请问苏 轼的《题西林壁》

请问苏 轼的题西林壁

2,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

【导读】语文是教师资格证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题西林壁》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我们需要用这些常见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一起来看看吧。简要介绍诗中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的景象,但这首诗没有过多地描写庐山的美丽景色,而是另辟蹊径,分别从大处和小处着眼,告诉了我们一个认识事物时,要站在客观立场上的深刻哲理。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三、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四)拓展延伸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五)小结作业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业:背诵《题西林壁》。五、板书设计题西林壁视角:横侧、远近高低变化:岭、峰、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六、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六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

3,题西林壁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

4,读了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这三首诗以以后从诗中你明白了哪些人生哲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九课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诗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诗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望天门山》《山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强调“吟”的读音。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二、了解诗人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出示图片,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晖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三、初读古诗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指名读诗)(齐读)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五、学习古诗(一)学习前两句诗。1.(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齐声朗读前两句诗。2.重点理解词语。“残阳”是什么意思?“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的面积广大而均匀。)3.出示幻灯片。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4.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5.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流连忘返,恋恋不舍。那就恋恋不舍地读读吧。(二)学习后两句诗。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指名朗读后两句诗。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2.“可怜”是什么意思?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蛾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4.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谁来连贯地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完整?六、领悟情感1.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师:我建议马上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请在座的各位诗歌爱好者参加,来一个诗歌朗诵能力大比拼,好吗?(好。)学生先练读,再赛读。2.指导配乐朗读。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3.谈感受。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带着这些感受再齐读一遍。)4.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出来了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5.练习。(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做)(1)作画。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2)写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瞧,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提示语呢!七、总结全诗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中,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板书设计】暮江吟             残阳   江水           可怜        美          露    月第2课时一、背诵古诗,认识诗人1.谁了解苏轼呢?谁会背他的诗?2.引入题壁诗,简要介绍题壁诗形成原因。还可出示最有名的题壁诗《黄鹤楼》读一读。3.解读课题,西林在什么地方?生指出在江西庐山后,引导背诵《望庐山瀑布》侧面了解庐山。师介绍:庐山不仅水美,而且山也美。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朗读课题,导入诗文教学。二、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诗,正音。3.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以下指导:(1)当学生感知到庐山之美时,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第一、二句,让学生简单画一画他读出的“岭”和“峰”,补充描述一下“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桃》。(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第三、四句。相机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等形式反复朗读该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相机引读名诗佳句:比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强调在吟诵《题西林壁》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理趣。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读示范,指名说说准备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你在朗读中联想到了什么类似的生活现象?一边感受一边朗读。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身在庐山”现象,再反复吟诵后两句。4.指名展示,引导学生听,评。5.配上乐曲,开展背诵比赛:看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四、揣摩古诗,触摸诗情1.教师提示:学习古诗,还应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才能触摸到诗人的心灵。2.投影出示: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诗、词、文都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奇才”。因为不受当朝新党的笼络而受到迫害,遂引发了“乌台诗案”。1080年,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在黄州城东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自贬谪黄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格调。1084年,48岁的苏轼被改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壁》。3.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读诗中推测作者的诗情:苏轼这样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文人,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两度贬谪,他的命运似乎并不由自己掌握,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像绣球一样被人抛来抛去。那么,《题西林壁》有没有可能隐含他对这样的人生的一种顿悟呢?再读古诗。引导发现:“庐山”也许并不单指眼中的“这座庐山”,或许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呢。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将“庐山”这一环境改为其他环境,例如:“官场”。换词朗读: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 中。再引导回归原句,反复品读。4.教师引读第三、四句:苏轼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五、比较阅读,点燃诗心1.教师出示自己所作《象棋》:孤相单士护王宫,炮马车卒狭路逢。不识棋局真面目,只缘身在棋局中。引导对比阅读,找出异同。2.鼓励把生活中的类似感悟也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尝试写一写。集体交流。【板书设计】题林西壁横看/成岭

5,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5.缘——因为。
题银河系。 夜看成局日成空, 风云星宇黑白中。 不知嫦娥今何在, 只见中秋无月宫。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关于题西林壁

希望对你有帮助: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作者苏轼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7,题西林壁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题西林壁的数学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看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它揭示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高度,看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在一棵树上吊死,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发散思维的习惯
立体几何原理
比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经验难以想像这种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是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我让学生想像:如果你身在庐山中,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这是为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诗人渐渐走近庐山;诗人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

9,题西林壁的简单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横看④成岭侧⑤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⑥。不识⑦庐山真面目⑧,只缘⑨身在此山⑩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比喻对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可能得出的答案。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你,请采纳,好评!谢谢!承天载地
文章TAG: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教案请问

最近更新

  • 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2,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3,四大洋中哪个大洋最小4,世界上四大海洋最小的海洋是哪一个5,1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6,七大洲四大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7,四大海洋中面积最小的是哪一个1,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北冰洋谢谢采纳北冰洋印度洋2,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今年高考日期,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

    本文目录一览1,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2,今年高考日期是多少啊3,今年的高考时间是几号4,2021高考日期5,今年高考时间是六月几日6,河南省高考时间7,今年高考时间是哪几天8,2021年高考的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日9,2021高考时间是怎样的1,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每年的高考时间都是固定的吧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别恶劣的天灾人祸,时间不会改变的高考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辽油二高,辽油二高好还是辽油三高好

    本文目录一览1,辽油二高好还是辽油三高好2,辽油二高高考成绩3,辽河油田二高的教学质量好吗4,辽油二高好吗5,辽河油田第二高中报到时间盘锦市的6,辽油二高好吗7,辽油二三高的校长是谁8,盘锦市辽油二高好还是三高好9,辽油二高接收转学的学生吗都说二高现在管理的非常好学生学习10,辽油二高的人员配置11,辽油二高好吗12,辽油二高是小点高咋回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迎新晚会,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2,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3,大学迎新晚会布置4,怎样举办一次有新意的迎新晚会5,学校迎新晚会有什么有意义的节目推荐下谢谢啦6,大学迎新晚会主题7,关于大学校园迎新晚会如何设计一个晚会能把所有节目都串联在8,一场迎新晚会各个部门应负责什么1,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估计是迎接新事物的晚会,具体指啥额,还得看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河北省教育厅网站,河北省教育考试网

    本文目录一览1,河北省教育考试网2,河北省教育局的投诉电话和邮箱是多少还有网址3,外省学生可以参加河北省高考吗4,那里用冀教版的教材5,河北省教育厅户口处6,哪位能帮忙查查河北今年的高招分数线明年高招是用的全国一卷新7,河北省教育厅专科学历认证都要带些什么8,关于河北省学历认证1,河北省教育考试网8月28日18时2,河北省教育局的投诉电话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中国数模网,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

    本文目录一览1,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2,中国数模网3,有关即将举办的这届全美数学建模大赛4,中国数模网5,3dmax中建模建模生物建模游戏建模的不同6,应聘数学建模专业7,怎样可以参加数学建模大赛8,数学建模论文加油站问题9,数学建模1,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回帖和每天登陆签到,发帖也可以,上传资料然后卖体力。2,中国数模网是的,不是造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国税发票查询,国税票真伪查询

    本文目录一览1,国税票真伪查询2,国税发票怎么查询3,国税局怎么查普通增值税发票真伪查询4,国税发票如何查询5,昆明或者云南地税发票如何查询真伪6,云南省地税发票真伪查询方法7,国税发票真伪查询8,国税发票真伪查询哪儿有9,国税发票怎么查真伪啊1,国税票真伪查询可到离你较近的国税办税服务厅或者拨打12366咨询热线进行普通发票的真伪查询。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对照检查材料 群众路线,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本文目录一览1,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2,对照检查材料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是什么3,对照检查材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怎么写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5,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支部对照检查材料1,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内容主要包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