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战史沙龙,前总统emredbeg沙龙redendem还在世吗

战史沙龙,前总统emredbeg沙龙redendem还在世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08 22:19:18 编辑:教育管理 手机版

1,前总统emredbeg沙龙redendem还在世吗

在世

前总统emredbeg沙龙redendem还在世吗

2,有什么好的军事论坛或者是二战的

这3个还可以,你可以去看看.战争研究:http://www.warstudy.com/鼎盛军事:http://www.top81.com.cn/战争的艺术:http://www.chinesewwii.net/

有什么好的军事论坛或者是二战的

3,评论评述简报信息快讯它们的特点区别分别是什么

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经验,给业余作者们推荐一些重点图书,并提示以阅读重点.一 中外科幻小说经典以前作为读者,你可能只是凭兴趣去看科幻小说.比较过瘾的就读下去,头几页不能吸引你的书就会被放弃.即使感兴趣的作品,很可能也不会读上第二遍.但如果你要从现成作品中学习写作技巧,就应该变化阅读的视角:科幻小说不再是娱乐品,而是研究与学习借鉴的对象,你要注意的也不再是它们的趣味性,而是其中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其中的败笔,以往这是令你厌烦的地方,而现在你要分析它们失败在何处.每部科幻作品至少要读上三遍:第一遍看主题.读过一遍,你至少要能说出故事题材和主题.不光要理解作者着意表达的主题,还要分析作者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倾向,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态.并判断这些思想内涵的价值.第二遍看情节,因为头一遍往往走马观花,会忽略一些次要情节,即使主要情节也会搞错.我们经常会在报刊上看到与原作有很大出入故事梗概或者电影简介,说明弄清原作的情节绝非易事.同时,你还要摸清作者的叙事特点.第三遍看文字技巧:有哪些巧妙的比喻?科学语言是否生动通俗?对话是否精彩等等.不妨准备笔记本摘录妙言佳句.文学爱好者都有积累名句的习惯.但科幻作品的文字技巧有别于普通文学的,需要特别的积累.有的读者会问.那么多科幻作品,都这样细细咀嚼.时间何来?其实上面那些只是阅读经典作品的要求.需要你“细嚼慢咽”的作品包括《科幻之路》、《世界科幻名著精选》《中国最新科幻故事》《科幻世界佳作系列》等书中的作品.最近各地出版社组织翻译了一批五十年代以后的科幻小说,选题确实不错,只是译笔差了许多.不妨先看看.当然,每期的《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以一些刊物上固定科幻栏目中的作品也在必读之列.因为你需要了解当今中国原创作品的水平.二 文学理论图书和优秀纯文学作品.科幻文学最基本的创作规律,如人物塑造,情节构成等与纯文学并没有什么区别.科幻文学的创作技巧建筑在纯文学的创作技巧之上.因此,掌握纯文学的创作技巧是科幻创作的基本功.不少科幻爱好者一上来便读科幻,对其它文学并无爱好.所以更要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去看,增加纯文学方面的修养.三科普著作科幻不是科普,但科幻作者能从科普作品中汲取大量营养.与纯科学作品相比,科普作品对科学知识已经作了相当的“软化”工作,系统性和通俗性兼顾.且不少科普作品也附带着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预测.因而很适合科幻作者参考借鉴.四 报刊阅读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科幻创作,缺乏充裕的时间恐怕是共同的问题,不容易阅读大部头著作.在这里,笔者向大家推荐一些报刊.报刊的文章都比短小.几分钟可读罢一篇,大家可用零散时间阅读.报刊信息新颖,对需要与科技发展比赛速度的科幻作家来说,信息的新颖性相当重要.报刊信息的覆盖面也相当广泛.利于大家开阔眼界.以下这些报刊均有助于科幻创作: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一个向国内外提供中文社会科学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服务机构,历经40年积累,被海外学者誉为“中国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社会科学信息出版物是从大陆近3000多种报刊上选材加工,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灵活五大特点,品种分为三大类:1.论文.汇萃了《复印报刊资料》系列100多个刊物(印刷型);2检索性的《报刊资料索引》系列8册(年度13-15万条,印刷型及电子型);3浓缩性的《文摘卡片》系列18种(印刷型及电子型),适合社会科学学者、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使用.2《新华文摘》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大型文摘月刊.它对国内千余各类报刊的学术文章和文艺作品,进行精选和再加工,或全文转载,或加以删节,或录其重要章节和论点.此外,此外,它还报道学术文化和文艺创作的各种信息,供读者查阅和研究之用.它具体设置了政法、哲学、经济、历史、文艺创作和评论、人物与回忆、文教、科技、论点摘编、读书与出版等专栏.作为科幻作者,《人大复印资料》是开阔眼界的最好渠道.就此目的来说,或许连目前中文网站较少,内容欠丰富的互联网都及不上.当然,相对而言价格也较高,一般每学科的复印资料都相当于一本杂志的价格,而目前的科幻作者大多只能从事业余创作,经济收入不多.故可选几种为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系统阅读.另外一些学科,当你蕴酿的题材与之相关时再读不迟.《新华文摘》是一份单一的刊物,价格不高不低,连续购买也可以.其中文章较长,较专业.不过,科幻作者都应该是“学者型作者”,读这些学术专论应该不成问题.作为主要以研究社会科学为主的书报摘资料,《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中基本没有理工类学科的知识,因此业余科幻作者还应该选取其它资料作补充.3《自然辩证法研究》本刊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注重对最新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探索和对自然辩证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利用当代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方法的重大成就,参与理论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讨论.自然辩证法在国外又称“科学哲学”,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工具.科幻创作从中得到的启迪往往要大于具体学科的知识.4《未来与发展》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主要探讨未来学与未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介绍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展望;反映各学科、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玫新设想;交流国内外未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改革经验和新的管理方法;对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并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国内外技术、经济、贸易发展走势;提供行业发展信息;介绍未来社会生活方式等.和科幻作品相比,《未来与发展》中的讨论或许与现实近了一些,但在科幻创作中,似远实近,似近实远,越是与现实相距不远的未来,越是具体某个领域的未来,越难以进行预言性假设.5《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刊物登载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评述、创新的研究和方法和技术:报道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或重大生态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分析及评估;介绍中国为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所制定对世界有较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亦刊登国内学术活动和国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6《中国环境科学》主要报道对中国重大环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水、气、渣、噪声、恶臭、热、电磁波等的污染防治;区域环境、城市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以上两个杂志是国内主要的环境科学杂志.鉴于环保题材在科幻创作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大家也应该从这些刊物上找到比较真切的知识.7《天文爱好者》该刊主要反映天文学科的发展面貌,及时报道宇宙探测的最新成就以及重大天象和天文热点.栏目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注重青少年和初学者的需要,设有“少年天文之家”、“星座漫步”、“星空探宝”、“宇宙信息”等栏目.辟有“爱好者之页”栏目,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心得和观测经验的园地.浩翰的太空从一开始就是科幻创作的主要领地,至今这种趋势仍然保留.许多科幻爱好者甚至科幻作家同时也是天文爱好者或天文学家.对于这本国内最经典的天文爱好者杂志,自然应该常加浏览.8《航天》以突出报道中国航天的成就和世界航天的发展,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为宗旨;读者以中学生和广大航天爱好者为主.主要栏目有介绍中国航天的历史故事、人物、重大发射活动和远景规划的“中国航天”,集宇宙之大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星际探测”;展示世界上各种先进导弹的导弹纵横;带您走进航天员生活,体会太空之旅的酸甜苦辣的“载人航天”;深入浅出地讲解航天科技和宇宙天体知识的“知识沙龙”;综揽世界航天动向,汇聚航天珍闻趣事的“航天之窗”;登载热门航天新闻照片,精美航天器图片以及神奇壮观的太空美术作品的“航天画廊”;别出心裁,寓意深刻,谐趣中藏高科技的“航天漫画”.另外本刊也辟有科幻栏目.写太空必然要写宇航,常读这份通俗航天科学刊物可使业余作者把此类题材的创作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9《航空知识》内容编排上具有鲜明特色,追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每期有16版彩页,铜版纸精印,刊登航空航天飞行器及重大航空活动的精彩图片,拥有“新机介绍”、“读者之友”、“空战名史”、“古今人物”.“航空史话”、“书刊文摘”、“航空空间消息”等专栏.与航天比,航空领域的幻想空间较科幻小说发韧之初要少了许多,但仍然少不了有作品附带着写航空领域的新技术发展.故《航空知识》仍可列为常用的参考刊物.10《世界建筑》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面向广大建筑设计科研人员、建筑院校师生,是集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全国刊物,是全面介绍世界建筑的杂志.每期100页,双月刊大16开本,全部铜版纸彩色精印,每逢双月的18日出版.每册定价:20元,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建筑》每期有一主题,并有设计实例.城乡规划、建筑技术、建筑师介绍、建筑设计事务所介绍、建筑画选页、世界各地.书评、世界建筑简讯、名作巡礼、建筑评论、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虽然专以建筑新技术为题材的科幻作品极少,但几乎每一部科幻小说中都有新型建筑作为背景出现.为提高这些必备的环境描写的水平,大家不仿从现有的建筑技术中寻找一下灵感.11《军事历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研究中外军事历史的综合性刊物.1981年创刊.《军事历史》的栏目有“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战争史研究”、“军事思想史研究”、“军事人物春秋”、“军事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外军事交流史”、“军事史资料”、“地方军事史”、“将帅访谈录”、“忆征途”、“英雄谱”、“学术争鸣”、“军事史博采”、“书评”、“军事史文摘”等.《军事历史》为双月刊,16开,64页,彩色四封,印刷精美,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战争题材的科幻作品向来是科幻中的一大类,虽然《军事历史》是自现实向过去延伸的,但以往的优秀战例仍可以给我们以创作启发.12《中华医学杂志》本刊为高级综合性医学专业刊物,报道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边缘科学综合性研究的成果.主要栏目有评述、专家论坛、论著、简报、论著摘要、快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本刊论著附详细中、英文摘要,以便于对外学术交流.13《遗传》本刊是中国百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在生物学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读者与作者队伍,所刊登的高水平论文已被国内外多家情报检索类期刊收录.内容涉及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分子与微生物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及遗传工程等方面,主要栏目有:遗传快报、研究报告、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学术讨论及学会动态等.人的进化、变异、人与疾病的战争是科幻中的重要题材,上面两份杂志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些基础性和前性的知识.14《机器人》主要报道我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机器人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实例;发表机器人控制、机构学、传感器技术、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以及机器视觉等方面的论文.着重报道获国家各级奖励.取得公认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成果文章;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实现的成果文章;国家各类基金资助的科技成果文章;青年作者的优秀文章等.主要读者为从事机器人研究、制造、应用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机器人是科幻题材中的“老三样”了,不知这份专业机器人刊物可以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新灵感.15《古生物学报》主要刊载有关古生物的研究论文,报道有关古生物学的动态和学术思想的讨论,介绍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国内、外重要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国内、外重要古生物论著的简介和评述.如果你再次把创作的眼光放在几十亿年的地球发展史,希望不要只盯着恐龙,历史上灭绝的生物各类远远大于现在的种类.其中也不乏象恐龙一样“戏剧性退场”的角色.16《科技潮》全国第一家大型科技文化月刊.其办刊思想与科幻艺术极为类似,就是要将科学技术与文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常读这份刊物可以使大家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科幻创作.17《百科知识》由中国百科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文理合编的科普月刊.栏目有“百科聚焦”、“国际纵横”、“科学前沿”、“科技视野”、“绿色观察”、“地理风物”、“名人谱”、“经济透视”、“文坛风景线”、“百科数据库”、“电脑热线”、“国宝寻踪”等栏目.作为国内众多综合科普刊物中的姣姣者,其中不乏探索性、自然之谜类文章,以启发大家的思路.18《世界博览》、《世界知识》介绍世界文化、历史、经济文化、名人、科技、体育风情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杂志、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自创刊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曾在全国最佳杂志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世界知识类杂志的第一名,并多次被重点大学评为全国十佳杂志.创刊14年来,《世界博览》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内容新颖、格调高雅、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是公认的高档次杂志,被读者誉为“中国人看世界的最明亮的窗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当然应该把眼光放到世界各地,这在科幻前辈中屡见不鲜.只是要写外国故事,一定要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河湖海,否则笔下空洞无物.另外,利用因特网也是一个收集资料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你选定了某个题材以后,为了深入了有关知识才用.只要敲进一个关键词,几十篇,上百篇有关文章就会供你下载.不过,现在主要门户站点的搜索引挈还不深入,搜索出来的往往缺乏专业文章.这就需要你到专业站点上去找有关知识.

评论评述简报信息快讯它们的特点区别分别是什么

4,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谢邀。巴顿是二战名将、是个职业军人,是个天生的激情注意者,但他不是盲目的战争狂。朝鲜战争事实是:中美两国都损失惨重。美国人的科技,中国人的意志。朝鲜半岛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一直持续。我们从巴顿第一次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又从1930年6月,彭德怀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也是当时红军唯一成功攻打的一座省城。再以彭德怀的百团大战的军事指挥能力看,都不逊于巴顿。如果彭德怀与巴顿在朝鲜战场面对面的较量,出了美军的装备优势外,其它没有任何优势,彭德怀的攻坚战加上在苏区积累的山地战可能要略胜巴顿,在勇猛上敢于打硬仗他们是一致的。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谢邀。巴顿是二战名将、是个职业军人,是个天生的激情注意者,但他不是盲目的战争狂。朝鲜战争事实是:中美两国都损失惨重。美国人的科技,中国人的意志。朝鲜半岛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一直持续。我们从巴顿第一次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又从1930年6月,彭德怀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也是当时红军唯一成功攻打的一座省城。再以彭德怀的百团大战的军事指挥能力看,都不逊于巴顿。如果彭德怀与巴顿在朝鲜战场面对面的较量,出了美军的装备优势外,其它没有任何优势,彭德怀的攻坚战加上在苏区积累的山地战可能要略胜巴顿,在勇猛上敢于打硬仗他们是一致的。德国从来没有中央集团军只有中央集团军群先看数量,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顶的上多少个日本甲级师团(1)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可是人类历时上最大的一个战役集群,兵力最鼎盛时达193万人,编成3个装甲集团军和3个步兵集团军,总计76个师,其中17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拥有2000辆坦克和突击炮、1320架飞机、4000门中、重型火炮(如果加上迫击炮、步兵炮、反坦克炮的话总数将达到14000门),可谓兵强马壮、战斗力空前强大。▲兵强马壮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2)日本甲级师团在二战期间,日本总计拥有100多个师团,但甲级师团只有17个,其中又有5个师团的战斗力非常的强悍,这些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日本最精锐的甲种师团一般一个甲种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有2个步兵连队,工、骑、炮、辎各一个联队,一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本常备主力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小结:仅从兵力上看的话,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193万人,可以顶的上将近70个日本师团,而且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碾压优势。当然不同级别的作战单位比较战斗力有点欺负人,下面以德军师一级的单位与日本师团对比。再看质量,德军师与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对比(1)步兵师战斗力对比德军步兵师一般有1.2-1.8万人左右,武器配置为三千多支手枪、1.2万支步枪、300多支冲锋枪以及600多挺轻重机枪,此外还有50多门100mm口径大炮▲德国火力强大日本甲级步兵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武器配置为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从人员配备上来看日本占人数优势,日本士兵身材矮小,作战灵活,善于拼刺刀,但是在德军绝对火力面前,日本的刺刀优势得不到发挥,近战的德国的冲锋枪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本士兵。▲日本精准的掷弹筒可以有效消灭机枪阵地从武器配备上,德军的毛瑟步枪也不逊色于日本的三八大盖,同时轻重机枪配置数量是日本的一倍,德军的MG-42机枪也远优于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在火炮方面,德军的重火炮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日军在便携式掷弹筒方面,打击精准、快速、机动性强,可以有效帮助日军作战,1个德军师战斗力抵得上1.5个日本甲种师团。(2)机械化师战斗力对比由于日本资源匮乏,装甲坦克数量配备较少,并且在坦克性能上远逊于德军坦克,并且德军的步坦协同做的非常好,可以说1个德军装甲师的战斗力顶的上4-5个日本机械化师▲二战德军装甲集团是德国闪电战的王牌总的来说,如果是在平原地形作战,德军的装甲师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扬,如果是在山地作战,日本灵活机动作战的战术,顽强作战的意志,精准的掷弹筒打击,可以弥补自己的火力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后勤补给方面,空中打击方面,德军也是完胜。所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与68个日本甲种师团相当,剩下的60个步兵师基本和90个日本甲级师团相当,那么整个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至少至少可以与158个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相当。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谢邀。巴顿是二战名将、是个职业军人,是个天生的激情注意者,但他不是盲目的战争狂。朝鲜战争事实是:中美两国都损失惨重。美国人的科技,中国人的意志。朝鲜半岛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一直持续。我们从巴顿第一次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又从1930年6月,彭德怀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也是当时红军唯一成功攻打的一座省城。再以彭德怀的百团大战的军事指挥能力看,都不逊于巴顿。如果彭德怀与巴顿在朝鲜战场面对面的较量,出了美军的装备优势外,其它没有任何优势,彭德怀的攻坚战加上在苏区积累的山地战可能要略胜巴顿,在勇猛上敢于打硬仗他们是一致的。德国从来没有中央集团军只有中央集团军群先看数量,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顶的上多少个日本甲级师团(1)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可是人类历时上最大的一个战役集群,兵力最鼎盛时达193万人,编成3个装甲集团军和3个步兵集团军,总计76个师,其中17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拥有2000辆坦克和突击炮、1320架飞机、4000门中、重型火炮(如果加上迫击炮、步兵炮、反坦克炮的话总数将达到14000门),可谓兵强马壮、战斗力空前强大。▲兵强马壮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2)日本甲级师团在二战期间,日本总计拥有100多个师团,但甲级师团只有17个,其中又有5个师团的战斗力非常的强悍,这些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日本最精锐的甲种师团一般一个甲种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有2个步兵连队,工、骑、炮、辎各一个联队,一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本常备主力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小结:仅从兵力上看的话,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193万人,可以顶的上将近70个日本师团,而且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碾压优势。当然不同级别的作战单位比较战斗力有点欺负人,下面以德军师一级的单位与日本师团对比。再看质量,德军师与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对比(1)步兵师战斗力对比德军步兵师一般有1.2-1.8万人左右,武器配置为三千多支手枪、1.2万支步枪、300多支冲锋枪以及600多挺轻重机枪,此外还有50多门100mm口径大炮▲德国火力强大日本甲级步兵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武器配置为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从人员配备上来看日本占人数优势,日本士兵身材矮小,作战灵活,善于拼刺刀,但是在德军绝对火力面前,日本的刺刀优势得不到发挥,近战的德国的冲锋枪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本士兵。▲日本精准的掷弹筒可以有效消灭机枪阵地从武器配备上,德军的毛瑟步枪也不逊色于日本的三八大盖,同时轻重机枪配置数量是日本的一倍,德军的MG-42机枪也远优于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在火炮方面,德军的重火炮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日军在便携式掷弹筒方面,打击精准、快速、机动性强,可以有效帮助日军作战,1个德军师战斗力抵得上1.5个日本甲种师团。(2)机械化师战斗力对比由于日本资源匮乏,装甲坦克数量配备较少,并且在坦克性能上远逊于德军坦克,并且德军的步坦协同做的非常好,可以说1个德军装甲师的战斗力顶的上4-5个日本机械化师▲二战德军装甲集团是德国闪电战的王牌总的来说,如果是在平原地形作战,德军的装甲师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扬,如果是在山地作战,日本灵活机动作战的战术,顽强作战的意志,精准的掷弹筒打击,可以弥补自己的火力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后勤补给方面,空中打击方面,德军也是完胜。所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与68个日本甲种师团相当,剩下的60个步兵师基本和90个日本甲级师团相当,那么整个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至少至少可以与158个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相当。首先说这些人就不算是一个时代的吧。沙龙是政治强人,军事领袖,以色列建国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军事上也有过很惊艳的表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出其不意的伪装渗透完成了一场大逆转。从政其实也没有给以色列带来和平,由于过于强硬,给中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饱受争议。1982年指挥入侵黎巴嫩驱走巴勒斯坦游击队,然后就是历时十八年黎巴嫩内战。沙龙一生还是挺富有传奇色彩的。不过沙龙应该算是现代人吧,或者说当代更合适。毕竟沙龙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下半叶和这个世纪初。与提问者所说的其他几位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了。另外与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军事家来比,是不是太过了。
说到世界战争史上最漂亮的歼灭战,笔者认为还是1949年9月至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南五省、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战役。具体来说即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解放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后,蒋介石遂以实力尚存的胡宗南、白崇禧集团为骨干,扼守西南、华南,与台湾相呼应,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对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决策,彻底消灭盘踞在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歼灭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就是“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战例,所不同的是,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行动计划是明的,歼灭胡宗南则是暗的。换句话说,白崇禧非常清楚解放军行动计划,却无计可施。歼灭白崇禧集团的任务交给了解放军当时最大的一个战略军团——第四野战军,同时配属了第二野战军最强大的一个战役兵团——第4兵团,由四野司令员林彪统一指挥!战役的结局或许早就注定,但是作为叱咤风云20多年的桂系军阀首领白崇禧,远不是那么简单。战役的进展也并没有按照毛泽东之前设想的那样进行,林彪和白崇禧这两位极具才华且性格独特的军事将领的对阵,注定要险象环生。按照军委部署,解放军的行动计划是,以四野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指挥5个军,组成中路军,南下攻占宝庆,截断湘桂铁路,歼灭白崇禧部第71军;以二野第4兵团和四野第15兵团共5个军组成东路军,由两个兵团司令员陈赓、邓华指挥,南进广东;四野第13兵团两个军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向湖南西部的芷江、黔阳前进,截断白崇禧西撤贵州的通道。按照以上部署,解放军大有在湖南境内一口吃掉白崇禧的企图。白崇禧又岂能坐等被吃?不过面对解放军的三路大军,白崇禧也开始出招了。白崇禧部大多集结在湖南衡阳——宝庆一线,按照林彪的设想,一旦解放军发起攻击,白崇禧势必留下掩护部队让主力南撤广西。这样,中路军就可以抓住国民党军殿后的部队,吃掉他一两个军。但是白崇禧的表现好像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相反,白崇禧调动了7个军的兵力布置在了全长不到200公里的衡宝公路上,大有同中路军决战的架势。白崇禧这招让身经百战的林彪不免有些懵圈。单就兵力数量而言,衡宝线上的国民党军并不比肖劲光的中路军人数少,而且都是桂系的主力部队。而中路军依然处在原计划作战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决战的充分准备。换句话说白崇禧部占有局部优势,贸然决战,显然不利。为了保险起见,林彪命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在衡宝公路与白崇禧决战。但是,由于担任穿插任务的第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部的命令,依旧按原计划以强行军速度南下。直到135师越过衡宝公路进入灵官殿地区后这才接到野司的命令,不过135师已经处于国民党军集结的腹心地带了。135师身陷敌后,这让一向沉稳的林彪不免有些紧张。但是片刻的紧张之后,林彪又一次果断下定决心,利用135师吸引住国民党军,集中中路和西路军一举将其歼灭在湖南境内。135师的行动这下轮到白崇禧懵圈了,本能的以为衡宝公路似乎隐藏着某种不祥的预兆,于是,白崇禧下令全线撤退。这样一来,135师成了阻击部队,原先待命决战的中路军各部也迅速出动,向南追击。但是,仅仅一个135师无论如何挡不住20多万桂军的撤退行动,解放军并没有在湖南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只歼灭了白崇禧最精锐的4个师,约4.7万余人。就在林彪和白崇禧在湖南境内斗法的同时,解放军东路军22万大军在陈赓、邓华指挥下进入广东。此时广东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白崇禧调到了湖南,防御相对空虚。东路军进展十分顺利,几乎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广州。最大的一场战斗也就是10月26日在南海边的阳江地区围歼了企图逃往雷州半岛的刘安琪兵团,歼敌约4万余人。随后,邓华的15兵团留驻广东,准备进攻海南岛,陈赓则指挥第4兵团继续西进广西,参加围歼白崇禧的广西战役。此时白崇禧手里还有18万正规军和12万地方部队,广西又是他苦心经营20多年的根据地。对此,林彪也不敢掉以轻心,仍然按照既定方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广西推进。西路军的程子华第13兵团翻越湘桂边境的大苗山,进入广西西部,截断白崇禧退向云贵的道路;东路军的陈赓第4兵团进入广西南部沿海,切断白崇禧退往海南的道路;中路军的肖劲光第12兵团则继续从正面进行猛烈进攻。无论是林彪还是白崇禧包括参战的国共两军各级将领们,都深知这一仗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前者考虑如何不使后者跑掉,后者则考虑如何跑掉。广西战役从11月6日打响,20天之内,解放军相继占领桂林、思恩、柳州、梧州,深入广西腹地,白崇禧西撤云贵的道路完全被切断。从广东西进的陈赓兵团,于23日控制了粤桂边境170公里的地区,切断了白崇禧集团逃往雷州半岛的道路。面对解放军从东、北、西的三面包围,白崇禧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兵力于南线,猛攻陈赓兵团,企图夺路而逃。但此时的桂军早已由当年的下山虎变成了惊弓鸟,陈赓兵团从正面顶住桂军的进攻,邓华兵团从侧翼出击,一举粉碎了白崇禧的攻势行动。眼看向雷州半岛撤退无望,白崇禧只好选择从钦州撤退。但是林彪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命令各路大军衔尾穷追。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遭遇过的前所未有的大溃败,通往海岸的各条道路上都挤满了扔掉枪支奔逃的桂军官兵,狼狈至极。不过大多数还是没能逃出广西,就被追杀而来的解放军全部歼灭。12月11日,四野第39军占领镇南关,14日占领中越边境的龙州,标志着广西战役的结束。此战解放军以伤亡和失踪2470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集团17.2万余人,其中俘虏16万。广西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纵横中国政治舞台20余年的桂系彻底消失!1944年1月11日,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通知新任“B"集团军总司令隆美尔,元首同意他把登陆之敌消灭在水际滩头的构想,为此,陆军元帅隆美尔有权拦河筑坝甚至引进海水,把田野和乡村变成一片汪洋;有权把距离海岸6英里的所有法国居民赶出家园;有权拆除一切防碍火力发挥的建筑;有权砍伐大片森林以获取修建防御工事所需木材,为此,整个法国西南海岸都遭了秧。(陆军元帅隆美尔)隆美尔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他对“大西洋壁垒”所做出的加固计划足以令盟军望而生畏,根据这个计划,德军将在近海水底布设无数的木桩、钢架、混凝土椎体、拒马和水雷;在整条海岸线埋设2亿颗地雷;地雷区的后方是大量的混凝土永备火力支撑点和暗堡;“大西洋壁垒”的后方则每隔100码打上10英尺高的木桩,上面挂满地雷和炸弹,并用铁丝网相连,作为“反空降障碍物”来对付美军的空降师。这个宏伟的防御计划一旦全部实现,登陆盟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将在登岸之前就伤亡过半,上了岸的第一波步兵也会面临可怕的伤亡陷阱,脚下踩着地雷,身上挨着枪子,四周是不停爆炸的炮弹,而那些乘座滑翔机的空降师士兵,则会迎头撞上挂满炸弹的木桩。万幸的是,隆美尔实施防线加固手段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距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6月6日,上帝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连半年都没有了。(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大西洋壁垒”不太靠谱这个事,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是有责任的,作为法国战役时隆美尔的上级,这位陆军元帅因1941年东线战场的罗斯托夫战役失利而被希特勒解职,次年3月被重新起用并打发到西欧驻防,手下指挥的58个师大多是老弱病残,却要防守3000多英里的海岸线,平均每个师布防正面宽达50英里,龙德施泰特早已心灰意冷,对修筑“大西洋壁垒”既无信心也不热心,因此工程进度缓慢。西线德军当时拥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以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不过60个师约76万人,海峡对岸的盟军却高达288万人。德军在西线的海空军情况更是糟糕,海军拥有500多艘中小型舰艇,空军只保有160架战斗机,这些部队要布署在从挪威到法国南部广袤的防区里。(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诺曼底地区的守军力量其实很是薄弱,主力只有马克斯中将的第84军军长马克斯。更由于德军高层在登陆准确地点、装甲部队使用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实际上在两栖登陆的“D日”德军只有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冲击。因此要纠正答友们一个军史误区,诺曼底战役最艰难和最惨烈的不是登陆本身,在绝对优势的舰炮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第一波次抢滩盟军面对的只是躲藏在工事里的德军步兵和海滩上的障碍物,虽然也造成一定伤亡但并不算“尸山血海”,在德国空军力量羸弱和装甲部队未能及时参战的情况下,盟军可以从容的逐个消灭德军火力点,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更多的是宣传和渲染,就战役总体而言,其实是波澜不惊。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霸王行动”开始,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000人,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主要登陆点为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具体伤亡情况如下:剑滩英军伤亡630人、朱诺滩加拿大军伤亡1200人、黄金滩英军伤亡400人、奥马哈滩美军伤亡4000余人、犹他滩美军伤亡197人,盟军在海滩上共计伤亡6500余人,相对于德国人三年多的精心构筑和隆美尔的庞大计划,损失基本可控。真正的危机是在盟军登陆滩头并巩固登陆场之后,随即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负责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任务是拿下卡昂作为助攻,而此时清醒过来的德军开始拼命抵抗,希特勒将装甲预备队的五个师完全交由隆美尔指挥,加莱方面的援军不断抵达,从东线调来的党卫第9、第10装甲师等部队也兼程赶来,诺曼底战役这个时候才进入白热化。1944年7月1日瑟堡最后一个据点的德军被迫投降,美军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而蒙哥马利的英军在卡昂作战则更为艰苦,五天时间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却高达5000人,接下来又经过七天的浴血奋战,再次付出5000人的伤亡后才推进4.8公里,伤亡之大,战斗之惨,远超抢滩之战,直到7月10日英军才占领卡昂。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名将巴顿的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从侧翼对德军防线进行了猛烈进攻,终于打开了僵持局面,被包抄的德军才不得不放弃诺曼底地区向内陆撤退,至7月18日前后,盟军才取得诺曼底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整个战役期间,盟军共伤亡122000人,其中美军73000人,而诺曼底海滩上不足万人的伤亡,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战役进行期间的6月29日,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袂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诺曼底彼时的战局。希特勒对战况大为不满,调整了德军西线高层指挥人事,以克卢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总司令,埃伯巴赫取代冯·施韦彭格指挥西线装甲部队。7月17日,隆美尔自前线视察返回途中遭遇盟军飞机扫射,重伤离岗,缺席了后面的战事。(壁垒内部机枪巢)如果说起朝鲜战争中,哪一场战役的惨烈堪比上甘岭?那么长津湖之战当属实至名归。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投入兵力15万人,围攻近10万兵力的联合国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近万人。志愿军也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其中仅冻死的就有4000余人。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钦马鸭绿江的狂妄战略目标,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战争走向的重要拐点,为联合国军签订停战协议奠定了基础。而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深深震撼了美军,动摇了其必胜的信心。(长津湖战役)那么长津湖之战究竟有多惨烈呢?一、战役背景。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受到前后夹击的朝鲜主力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十月初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意图一统朝韩。尽管我国多次警告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但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军队不会介入,还许诺美军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节。此后志愿军入朝,第九兵团担负起东线作战任务。通过大范围迂回包抄的手段包围了美第十军,长津湖血战就此打响。此战第九兵团总计15万兵力,实际参战人数不足7万。而美军总人数近10万,实际参战人数不足5万。由于美第十军部署在朝鲜东北部,战线过于拉长,以至于巴大维的第七步兵师遭到志愿军猛烈攻击。于是美军收缩战线,并向兴南港撤退。但志愿军的包围圈早已布好,突围美军被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下碣隅里等战斗区域。(自以为是的麦克阿瑟)二、围困柳潭里。美第十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和主力第五陆战团,遭到志愿军89师和79师合围。但美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意图全歼美军的志愿军久久不能攻克。第九兵团指挥部意识到此地是美军主力,于是下令围而不攻。先集中兵力歼灭其它美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此处。但美军总指挥阿尔蒙德将军则让柳潭里美军向下碣隅里撤退,敌我双方发生激烈战斗。白天美军依赖战斗机坦克开路,晚上志愿军则利用夜幕反击。由于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史密斯最终成功突围,率部前往下碣隅里。此战79师付出巨大代价,五个营的伤亡殆尽。三、血战新兴里。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战斗队,是美军的王牌团,主要负责长津湖新兴里北部的防卫。由于战线太长,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此后该团发动猛烈的突围攻击,但由于其联络被我方掐断,无法和其它美军联成一体,最终该王牌团在我军的穿插战术下被成建制消灭。此战中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付出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初次和美军交手的241团2营和3营在公路沟边以密集队形冲击,遭到美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较大,七个连损失殆尽,238团和239团也几乎全部打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四、下碣隅里的突围。下碣隅里为美军突围的集合点,这里是美军为支援海军陆战队,建立的一个补给站。所以驻守的部队并不多,其守军为陆战一师,第七陆战团等残部以及陆军和海军的工兵部队。最初志愿军完成了下碣隅里的包围,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久攻不下,而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主力又向下碣隅里突围。再加上北极熊团的残部随后也来到这里,美军兵力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军第58师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只能等待增援,但26军到来时,美军所有突围主力已会合,并凭借强大火力轻松突破阻击,向兴南港撤退。为了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第20军先后两次炸毁美军撤退必经大桥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后勤两次修好了大桥,最后志愿军把桥基炸了,认为这样美军堵在桥头,只能等待被歼灭,可美国空军从日本空运八套重达1.1吨的桥梁组件,仅用两天就架起了一座大桥,可见其后勤能力之强大。此后美军通过桥梁陆续撤离,而美第90特遣舰队则守在水门桥,用强大的火力逼得志愿军无法靠近兴南港展开追击,确保美军成功脱离包围圈,长津湖血战就此落下帷幕。长津湖战役爆发时,正赶上五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以上,敌我双方因天寒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庞大,许多打伏击的志愿军成连建制的冻死在陈地上。战役结束后,第九兵团回国时,司令宋时轮向长津湖脱帽致敬泪流满面。而美国少将巴大维得知一支部队被歼灭后,也流下了眼泪。这也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最好的写照。(参考资料:《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纪实》等)解放战争后期,共有三支国民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兵团”建制,分别是湖南起义的陈明仁第21兵团、新疆起义陶峙岳的第22兵团、绥远起义的董其武第23兵团。其中陈明仁兵团的兵力最惨,他指挥的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在长沙起义后,叛逃的部队多达两个军(第71、第100)40000多人,几乎是该兵团的半数人马,最后缩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5军。(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白崇禧为了报复,以同是黄埔一期生的黄杰收容叛逃部队重建第一兵团,结果在衡宝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全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兵团,是在“纵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7年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纵队级兵力已不足以完成战役任务,于是各野战军开始组建“兵团”,但当时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序列编号,五大野战军自行编组和排序,基本的规模是三个野战纵队组建一个兵团。(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最先有“兵团”称谓的是华东野战军,即1947年的“七月分兵”,华野以六个主力纵队和特纵组成“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率领执行外线进攻任务;而以四个纵队组成“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率领,执行保卫山东根据地的任务,不过此时的“兵团”是临时性划分,还不太正规。稍后晋冀鲁豫军区留守部队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即由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和起义的第38军组成的陈赓兵团,所部80000余人强渡黄河杀入豫西,配合陈粟和刘邓大军作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初,将两个负责作战的“前方指挥所”改组成两个兵团部,第一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第二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其中程子华兵团是最早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华北野战军从1947年底开始,组建了第一兵团(徐向前)、第二兵团(杨成武)和第三兵团(杨得志),每个兵团均辖三个纵队约10万人马的兵力,这也是比较标准的兵团级规模,全军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第19和第20兵团,其中第18兵团和19兵团在太原解放后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陈谢兵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全国整编: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第1、第2),总兵力只有15万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兵团虽然有三个军的编制,但兵力都在7万人左右,是几大野战军中兵力最薄弱的。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第3、第4、第5),总兵力2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大约9万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总兵力58万余人,平均下来每兵团三个军约14万余人。(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第四野战军兵力最为雄厚,平津战役结束后进行整编时,下辖四个兵团(第12、第13、第14、第15)共88万余人,去掉野司直属部队,每个兵团也达到了20万人。因此,由于发展环境和成军历史的不同,各野战军的“兵团”兵力规模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军中级别则是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全军整编时并没有设立第6、第11兵团、第16兵团、第17兵团的番号,应该是预留所用。谢邀。巴顿是二战名将、是个职业军人,是个天生的激情注意者,但他不是盲目的战争狂。朝鲜战争事实是:中美两国都损失惨重。美国人的科技,中国人的意志。朝鲜半岛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一直持续。我们从巴顿第一次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又从1930年6月,彭德怀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也是当时红军唯一成功攻打的一座省城。再以彭德怀的百团大战的军事指挥能力看,都不逊于巴顿。如果彭德怀与巴顿在朝鲜战场面对面的较量,出了美军的装备优势外,其它没有任何优势,彭德怀的攻坚战加上在苏区积累的山地战可能要略胜巴顿,在勇猛上敢于打硬仗他们是一致的。德国从来没有中央集团军只有中央集团军群先看数量,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顶的上多少个日本甲级师团(1)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可是人类历时上最大的一个战役集群,兵力最鼎盛时达193万人,编成3个装甲集团军和3个步兵集团军,总计76个师,其中17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拥有2000辆坦克和突击炮、1320架飞机、4000门中、重型火炮(如果加上迫击炮、步兵炮、反坦克炮的话总数将达到14000门),可谓兵强马壮、战斗力空前强大。▲兵强马壮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2)日本甲级师团在二战期间,日本总计拥有100多个师团,但甲级师团只有17个,其中又有5个师团的战斗力非常的强悍,这些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日本最精锐的甲种师团一般一个甲种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有2个步兵连队,工、骑、炮、辎各一个联队,一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本常备主力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小结:仅从兵力上看的话,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193万人,可以顶的上将近70个日本师团,而且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碾压优势。当然不同级别的作战单位比较战斗力有点欺负人,下面以德军师一级的单位与日本师团对比。再看质量,德军师与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对比(1)步兵师战斗力对比德军步兵师一般有1.2-1.8万人左右,武器配置为三千多支手枪、1.2万支步枪、300多支冲锋枪以及600多挺轻重机枪,此外还有50多门100mm口径大炮▲德国火力强大日本甲级步兵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武器配置为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从人员配备上来看日本占人数优势,日本士兵身材矮小,作战灵活,善于拼刺刀,但是在德军绝对火力面前,日本的刺刀优势得不到发挥,近战的德国的冲锋枪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本士兵。▲日本精准的掷弹筒可以有效消灭机枪阵地从武器配备上,德军的毛瑟步枪也不逊色于日本的三八大盖,同时轻重机枪配置数量是日本的一倍,德军的MG-42机枪也远优于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在火炮方面,德军的重火炮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日军在便携式掷弹筒方面,打击精准、快速、机动性强,可以有效帮助日军作战,1个德军师战斗力抵得上1.5个日本甲种师团。(2)机械化师战斗力对比由于日本资源匮乏,装甲坦克数量配备较少,并且在坦克性能上远逊于德军坦克,并且德军的步坦协同做的非常好,可以说1个德军装甲师的战斗力顶的上4-5个日本机械化师▲二战德军装甲集团是德国闪电战的王牌总的来说,如果是在平原地形作战,德军的装甲师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扬,如果是在山地作战,日本灵活机动作战的战术,顽强作战的意志,精准的掷弹筒打击,可以弥补自己的火力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后勤补给方面,空中打击方面,德军也是完胜。所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与68个日本甲种师团相当,剩下的60个步兵师基本和90个日本甲级师团相当,那么整个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至少至少可以与158个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相当。首先说这些人就不算是一个时代的吧。沙龙是政治强人,军事领袖,以色列建国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军事上也有过很惊艳的表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出其不意的伪装渗透完成了一场大逆转。从政其实也没有给以色列带来和平,由于过于强硬,给中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饱受争议。1982年指挥入侵黎巴嫩驱走巴勒斯坦游击队,然后就是历时十八年黎巴嫩内战。沙龙一生还是挺富有传奇色彩的。不过沙龙应该算是现代人吧,或者说当代更合适。毕竟沙龙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下半叶和这个世纪初。与提问者所说的其他几位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了。另外与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军事家来比,是不是太过了。长津湖战役,是一场令双方都印象深刻的惨烈对决。此战中,双方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英雄气概。奇迹进军与未雨绸缪1950年11月,麦克阿瑟发动“圣诞节”攻势,联合国军全线推进,从东西两线发起钳形攻势,准备在圣诞节前歼灭中朝军队,攻取朝鲜全境。为粉碎敌人企图,我志愿军以6个军在西线反击,又计划以9兵团3个军在东线反击。当时,敌人在东线有南朝鲜首都师、南朝鲜第3师、美第3师、美第7师、美陆战1师,总计9万余人,而我军9兵团3个军15万余人,考虑到装备、补给差距,我军没有优势。但是,长津湖一带独特的地形,使敌军兵力分散,我军遂决心集中主力,先吃掉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几个团(当时判断为2万人)。很快,9兵团就以一次堪称奇迹的行军,让所有人吃了一惊。当时,他们完全掌握了空中优势,侦察机密集飞行,严格监视地面。可是,9兵团20、27两个军,近10万人,居然就这么隐蔽地”飞“了过来!志愿军的隐蔽行军,是在没有补给、异常寒冷、崎岖山路,且保持日行30公里的条件下完成的。因此,直到开战前,美军一直未察觉到危险。不过,陆战1师的史密斯确实是个训练有素的对手。尽管联合国军未察觉任何异常,但史密斯却未雨绸缪。他特意在补给线上加强了兵力,同时,在真兴里、下碣隅里等处修建道路、简易机场,又开设了大量补给分战,储备了8日份的粮食、燃料和1.3个基数的弹药)。当第10军司令阿尔蒙德听说史密斯还要修建机场以运送伤员时,大为不解:怎么会有伤员?如果我们的对手是阿尔蒙德,那么,长津湖之战,可能就好打得多了!战役开始前,我军隐蔽行军,为我军分割包围敌军创造了条件,使我军掌握了主动。但是,史密斯的未雨绸缪,也使美军虽然意外,但并不至于手忙脚乱。战斗,就这样展开了。进展缓慢的分割歼灭战出色的行军,使得我军迅速将长津湖之敌割为4块:柳潭里、古土里、下碣隅里、新兴里。可是,陆战1师、美7师都是精锐。他们迅速收拢部队,利用坦克、装甲车、汽车构成环形防御阵地,凭借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拼死抵抗。我军的技战术能力一如既往的强,只是,这一次,效果一般。我军又不是没打过硬仗,你火力强,我就打近战、夜战。我军夜战的素质不是盖的,曾有好几次冲入敌军阵地。如果对手是国军,部队从突破口快速突入,这仗八成就赢了。可是···美军不是国军,此时,我军却总是无法有效利用突破口。因为:我军只有团级单位才配备了电台,下级部队突破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整。美军的通讯电台,装备到了排级单位,一旦阵地出现松动,可以迅速进行调整。所以,我军即使突破,也难以迅速投入后继力量,发展攻势。而到了白天,火力不足的我军,就只有退出晚上占领的阵地了。白天属于美军,夜晚属于志愿军,战局胶着。调整:代价惨重的进展此时,双方都发现自己都误判了对手。美军自不必说。原先他们判断志愿军入朝最多6、7万人,而此时,东西两线志愿军已超过30万。11月29日,麦克阿瑟意识到取胜希望渺茫,遂下令全线后撤。另一方面,志愿军也摸清了美军情况。包围圈内的美军达4万,比之前预计的多了一倍。因此,宋时轮也做出调整:集中27军80、81师主力,全力进攻新兴里之敌,其余各部对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进行阻击、牵制。这次调整,使战局加速。12月1日,志愿军歼英军41特遣队,2日,志愿军歼31团级战斗群。31团级战斗群3288人,退到下碣隅里的1600人(包括从其他地方撤回的13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损失兵力过半,严格的说,离被歼尚有不小差距。不过,从新兴里退到下碣隅里的部队,只有385人没有受伤,其他1150伤患由飞机后送。因此,新兴里之敌有近9成官兵伤亡,说是歼灭战也没毛病。从伤亡统计的惯例的角度考察,新兴里之敌大部分战斗力严重受损,可以看成歼灭战。当然,由于美国健全的伤员运输、医疗系统,大部分伤员在疗养后仍有战斗力。不过,此战,我军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27军80、81师,伤亡及非战斗减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学精的美军,使我军困难加剧我军急切地要打一场歼灭战,有着比作战本身更急切的理由:物资紧缺。当时,我军粮食、御寒衣服急缺。长津湖地区人口稀少,要就地改善,只有靠缴获。在此前的较量中,我军通过缴获,收获颇丰。云山战役、三所里战斗,我军均缴获大量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发了不小的财。但是,此次,美军学精了。美军撤退时,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物资。(这是历来作战的惯例,但在前期美军未遵守这一操作)因此,我军在此战中,缴获的物资不多,缺衣少粮的状况始终无法改善。大开眼界:现代化在我军猛攻新兴里之敌时,对柳潭里等地之敌压力稍减。柳潭里之敌趁机突破我20军阻截,抵达下碣隅里。美军利用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后送伤员后,开始向古土里撤退。尽管我军阻击得非常坚决,使美军撤退缓慢,但我军毕竟减员较大,弹药匮乏,美军以装甲车、坦克开路,空中火力掩护,撤到了古土里地区。此时,美军的现代化,再次让我军大开眼界。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撤往咸兴的必经之路。20军曾两次炸掉大桥,但每次都很快就被美军工兵修好了。我军干脆把桥基炸毁了!美军居然从日本调8套重达1.1吨的组件空投到阵地,美军在悬崖上不到2天就架设起载重50吨的桥梁!最终,美军成功退到了咸兴。12月24日,平安夜,美军从兴南港撤离。长津湖战役结束。结果长津湖战役,非常惨烈。我军战斗死亡7304,战伤14062,冻伤30732,总减员52098人。由于减员过多,曾考虑让其暂回东北休养整顿。宋时轮仍让部队在咸兴休整,后来,26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参加铁原阻击战;而20军、27军也在第五次战役前恢复战斗力,重新投入作战。美军陆战1师战斗伤亡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从元山登陆算起,不只是指长津湖战役);7师31团战斗伤亡1300多人;共损失13000人左右。陆战1师此后仍然留在朝鲜战场,但主要在三八线以南对付渗透部队,未再参与主力作战。尽管美军遭受了较大损失,但美方对他们的表现仍然高度肯定。14名陆战队员,2名陆军士兵,1名海军飞行员被授予勋章,所有参与长津湖战役的联合国军军人均被授予“长津精英”的荣誉。此战,我军将大无畏的作风和夜战、穿插的战术特点发挥到了极致。10万大军,躲过敌人空中侦察,无声无息完成对敌人分割包围,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在缺乏衣物、弹药的情况下,冒着猛烈炮火、零下30度的低温艰苦奋战,更是令人钦佩。但是,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限制了我军的发挥。9兵团原本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紧急入朝,衣服、弹药均缺乏。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下,志愿军许多战士冻死、冻伤,非战斗减员远超过战斗减员,这是令人心酸的教训。而火力的匮乏、通讯的落后,我军即使能突破敌军防线,也难以巩固、发展,面对敌人的装甲突围,我军虽奋力阻击,也难以抵挡。美国强大的国力,美军过硬的素质,也出乎我们的预料。尽管战役初期轻敌,被我军包围,但无论是未雨绸缪的补给系统,超强的陆空火力系统,反应迅速的通讯系统,2天建好一座大桥的超强工兵能力,无不彰显出对手的强大。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如此强大的对手,我们的祖辈顶上去了,把敌人顶回了三八线。今天,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竞争,我们的条件都比祖辈们好得多!我们这一代人,也一定要顶得住!

5,有一部电影叫什么emredbeg沙龙redendem是一部警匪片有个父亲卧底到匪徒内部

给爸爸的信 李连杰演的
没看懂什么意思?

6,作为和以色列建国一起成长总理沙龙的一生究竟有多传奇

沙龙凭借着几次中东战争,从一个小小的军官,成为了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才能当上了以色列的总理。沙龙是以色列的前任总理,也是以色列武装部队的对早领导人之一。直至前几年沙龙因中风昏迷,八年后与世长辞。上个世纪40年代末,沙龙进入了以色列国防军。由于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通过了巴、以分治决议,决议过去不久之后,中东爆发了第一次战争。沙龙在这场战争初期就抓住了机会,投入到了战争当中。他领导的以色列部队具有很高的纪律性,并且全员都骁勇好战。由于沙龙总是愿意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使得部队各级都愿意听从他的调遣,同时这也大大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沙龙也因为善战,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随后的一段时间,沙龙有过去大学学习的经历,但不甘寂寞的他很快回到了他熟悉的军队当中。为了提高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地位,他指示自己的部队对当时与以色列敌对的约旦进行了袭击。这一举动不但没有引起以色列高层的反感,反而得到了长官的赏识。由于以色列是外迁国家,与阿拉伯各国这样的“本地户”,就免不了时常因为信仰,以及利益的问题产生摩擦。在这种形势下,出现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因此爆发。在战争中沙龙抓住了埃及军队的薄弱之处,率领突击队对埃及军事基地发起猛攻,打的埃及军队节节败退。至此沙龙在以色列崭露头角,成为了以色列军界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的几十年间,中东因为各种问题一共又爆发过三次中东战争。沙龙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及战争中的铁血表现履历战功,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沙龙的职位越来越高。直至第五次中东战争,沙龙以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身份指挥作战,这场战争中凭借着沙龙的指挥,以色列的空军以零损耗全歼了叙利亚空军。这创造了中东战争史上又一奇迹,而沙龙也成为以色列的英雄。时光流转,战争过后沙龙凭借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自己在以色列树立的英雄形象,成功的当上了以色列的总理。在担任以色列总理期间,沙龙认清了全球和平的大趋势,他积极的改善与阿拉伯各国之间的关系,使得中东有了一个长治久安的和平环境。

7,emredbeg沙龙redendem死了吗

你说的是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吧,还没死,不过他在2006年1月4日因为中风住院,到现在都还没他的确切消息
好像没有吧
没死
秘不发丧

8,emredbeg沙龙redendem烟一包多少钱

18-20元,地方不一样,价钱也不太一样。沙龙(醇港版) 240 元/条 沙龙 (醇) 100元/条 沙龙 (薄荷8mg) 80元/条 沙龙(薄荷1mg) 80 元/条 沙龙(超醇) 55 元/条 主
沙龙(薄荷免税) 10块一包
沙龙香烟180一条 一条5包~!36元一包~!

9,emredbeg沙龙redendem怎么打啊

学会使用音爆弹,就是练好音爆弹的投掷技术,争取一次就可以把沙龙从沙子里给炸出来,然后使用单发攻击力大的武器,比如大剑或锤头,攻击弱点尾巴或者脖子,这主要是针对沙龙王的策略 对付小沙龙还是苦练武器使用技术来的合算,换句话说,就是用什么都可以……
你买最贵的枪,然后把枪配上可变动瞄准镜,把级升到最厉害,接着去打它就可以了。

10,以色列总理emredbeg沙龙redendem因为什么昏迷了6年最后去世

以色列媒体2014年1月11日报道,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当天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5岁。沙龙于2006年因中风陷入昏迷,处于植物人状态已有8年。  2005年12月,沙龙因轻度中风入院接受治疗。但是,他在次年1月再度中风,陷入昏迷,此后他一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一家医院卧床不起,处于植物人状态,并逐渐淡出媒体和公众的视线。  2013年1月, 以色列传出官方消息,沙龙的身体状况依旧,没有好转也没有出现恶化,且科学家当时宣布,沙龙出现了“明显大脑活动”,有专家表示,沙龙可能会苏醒。  2014年1月初,为沙龙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透露,处于昏迷状态8年的沙龙病情严重恶化,尽管医生设法使沙龙的身体机能保持稳定状态,但包括肾脏在内的一些重要器官持续衰竭。

11,以色列人见面为何说emredbeg沙龙redendem

“沙龙”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原意指的是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17世纪该词进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沙龙”即为法语Salon一词的译音,在法语中一般意为较大的客厅,另外特指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之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所以沙龙这个词便变为不是陈列艺术品的房间,而更多的是指这样的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了。
至今还在世 沙龙以色列前总理(2001.3.7—2006.4.11)在2005年6月18日,沙龙被送往耶路撒冷当地的一间医院,基于轻微中风。 沙龙于2005年12月18日再次因轻微中风入院。不过两日后(12月20日)即出院。医生还计划在2006年1月为其进行心脏修补手术。 2006年1月4日晚,沙龙因突发严重中风被紧急送往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进行抢救。1月6日,因为脑部出血未停止,沙龙再次被迫进行手术。哈达萨医院院长什洛莫·莫尔及沙龙助手还指出其或将无法履行总理的职务。 1月9日,沙龙在医生逐步减少使用麻醉药后,开始恢复独立呼吸,但仍要佩戴氧气罩。莫尔指,其情况仍然危殆,会在他苏醒后,再评估他脑部受损的情况;而另一方面,代总理艾胡德·奥尔默特承诺,会继续沙龙的政策。1月11日,沙龙病情继续好转,但仍然严重,什洛莫·莫尔还计划停止为他注射麻醉剂。 2月10日,沙龙的消化系统严重受损,情况危殆,医生指他生存机会甚低。 4月11日,以色列内阁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同时任命代总理艾胡德·奥尔默特为临时总理。这意味着以色列政坛的沙龙时代正式结束。 2007年4月18日,沙龙之子称沙龙病情有好转,甚至一度能够开口说话。之后关于沙龙的消息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至今还在世,近年来新闻界还没发布过沙龙逝世的消息。
文章TAG:战史沙龙战史沙龙前总统

最近更新

  • 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2,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3,四大洋中哪个大洋最小4,世界上四大海洋最小的海洋是哪一个5,1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6,七大洲四大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7,四大海洋中面积最小的是哪一个1,请问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什么洋呢北冰洋谢谢采纳北冰洋印度洋2,四大洋最小的是哪个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今年高考日期,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

    本文目录一览1,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2,今年高考日期是多少啊3,今年的高考时间是几号4,2021高考日期5,今年高考时间是六月几日6,河南省高考时间7,今年高考时间是哪几天8,2021年高考的具体时间是几月几日9,2021高考时间是怎样的1,今年的高考时间定了吗每年的高考时间都是固定的吧只要不是有什么特别恶劣的天灾人祸,时间不会改变的高考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辽油二高,辽油二高好还是辽油三高好

    本文目录一览1,辽油二高好还是辽油三高好2,辽油二高高考成绩3,辽河油田二高的教学质量好吗4,辽油二高好吗5,辽河油田第二高中报到时间盘锦市的6,辽油二高好吗7,辽油二三高的校长是谁8,盘锦市辽油二高好还是三高好9,辽油二高接收转学的学生吗都说二高现在管理的非常好学生学习10,辽油二高的人员配置11,辽油二高好吗12,辽油二高是小点高咋回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迎新晚会,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2,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3,大学迎新晚会布置4,怎样举办一次有新意的迎新晚会5,学校迎新晚会有什么有意义的节目推荐下谢谢啦6,大学迎新晚会主题7,关于大学校园迎新晚会如何设计一个晚会能把所有节目都串联在8,一场迎新晚会各个部门应负责什么1,迎新晚会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估计是迎接新事物的晚会,具体指啥额,还得看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河北省教育厅网站,河北省教育考试网

    本文目录一览1,河北省教育考试网2,河北省教育局的投诉电话和邮箱是多少还有网址3,外省学生可以参加河北省高考吗4,那里用冀教版的教材5,河北省教育厅户口处6,哪位能帮忙查查河北今年的高招分数线明年高招是用的全国一卷新7,河北省教育厅专科学历认证都要带些什么8,关于河北省学历认证1,河北省教育考试网8月28日18时2,河北省教育局的投诉电话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中国数模网,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

    本文目录一览1,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2,中国数模网3,有关即将举办的这届全美数学建模大赛4,中国数模网5,3dmax中建模建模生物建模游戏建模的不同6,应聘数学建模专业7,怎样可以参加数学建模大赛8,数学建模论文加油站问题9,数学建模1,数模中国怎样快速赚体力回帖和每天登陆签到,发帖也可以,上传资料然后卖体力。2,中国数模网是的,不是造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国税发票查询,国税票真伪查询

    本文目录一览1,国税票真伪查询2,国税发票怎么查询3,国税局怎么查普通增值税发票真伪查询4,国税发票如何查询5,昆明或者云南地税发票如何查询真伪6,云南省地税发票真伪查询方法7,国税发票真伪查询8,国税发票真伪查询哪儿有9,国税发票怎么查真伪啊1,国税票真伪查询可到离你较近的国税办税服务厅或者拨打12366咨询热线进行普通发票的真伪查询。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

  • 对照检查材料 群众路线,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本文目录一览1,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2,对照检查材料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是什么3,对照检查材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怎么写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5,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支部对照检查材料1,党员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内容主要包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

    教育经验 日期: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