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铁道车辆》1993年11期,铁道车辆期刊 每月什么时候

《铁道车辆》1993年11期,铁道车辆期刊 每月什么时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2:05:2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其他还有,运营系统完善、整体乘客素质高等。其实这两个也很好理解,日本高铁很早就开发了整体的调度系统,有人说国产的已经超过了日本,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只是知道,在国内坐高铁的感觉,没有新干线好。另外,日本人奉行先下后上,虽然不是绝对,但是99%的人都会这样做,也就保证了列车上下不会出现太多的拥挤,不会浪费时间。

解放军的纵队建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不用通用的军编制?

洪学智曾经回忆:“如果全纵队走一条路,一个师的队伍长达十五六公里,一个纵队的队伍前后要相隔五天的路程。”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指的纵队,相当于一个军。当然,真正行军时,也不可能排成这种一字长蛇阵。以前的路,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大马路,更不是高速公路。纵队本意指纵长的队形,前后竖直列队。本来是一种游击部队的作战单位,是一种游击编制,并非正规军编制。

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这种建制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和必要性,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体现了我党我军灵活、高超的对敌策略。在我国的游击编制中,有纵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小队等建制,与正规军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编制有显著的区别。那么,解放战争中,为何人民军队中会出现大量的纵队建制呢?下面我为您详细分析。

抗战期间人民军队的纵队编制。纵队这种建制,不是共产党军队的首创。1925年9月,国民革命军东征部队就曾编有3个纵队,每个纵队的编制人数各不相同:第1纵队有4个师,第2纵队有1个师、1个旅,第3纵队成分更复杂,由鄂军、赣军、潮梅军、豫军等部拼凑而成,都是一些临时性的作战单位。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将起义部队一部的800余人编为一个纵队,辖3个步兵支队、1个机炮大队、1个特务大队。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蒋介石一方面希望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为抗日作出贡献,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日军之手,削弱共产党军队的力量。因此在国共谈判时,国民党方面想方设法压缩共产党军队的编制。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129师。

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师一级编制,根据实力大小分为:甲种师,乙种师,丙种师。蒋介石把八路军的3个师定位为丙种师。蒋介石把自己的嫡系部队编为甲种师,其编制人数最高可达3万人左右,人数几乎相当于一个军,而乙种师编制人数也可达2万左右,丙种师编制人数只有1万左右,如此编排,其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削弱八路军的部队。当时,八路军的每个师下辖两个旅,定员12000人(后来实际编有15000人左右)。

文章TAG:铁道车辆1993期刊每月《铁道车辆》1993年11期铁道车辆期刊每月什么时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