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典型的儒家建筑是什么,和儒家文化有关的建筑专题

典型的儒家建筑是什么,和儒家文化有关的建筑专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2:32:4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孔明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

谢谢邀请。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诞生在鲁国,与鲁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鲁国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 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头号重镇。

与姬姓贵族推行“周礼”的示范性大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鲁国初封时,因为周公的关系,在各大诸侯国中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曾被赐以整套的祝宗卜史、文物典册、官司彝器,后来又被特许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礼乐”。直到春秋时期,鲁国仍以完整保存“周礼”著称。这为孔子创立儒学提供了基础。孔子学术的主要特点,春秋时期无疑是西周礼制的“复述”期(包括改造和突破),郑重其事的礼学和后世儒家所推崇的理想“周礼”形态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左传》襄公十年记晋人称道“诸侯宋、鲁,于是观礼”,是说宋存“殷礼”,鲁存“周礼”,各具典型。其实,即使在鲁国及鲁都城内部,“周礼”与“夷礼”、“殷礼”并存的局面也从未消失。鲁城内有“周社”、“毫社”,后者即是为土著的殷遗民专门设置的行礼场所。“周礼”与民间礼俗的差异既包含了阶级对立的内容,也包含了国、野之别。

所谓“礼坏乐崩”,主要是指周王室东迁后上层贵族社会礼制的混乱与多变,对民间礼俗未必有多大影响。据考察,孔子早年习礼所接受的还是“殷礼”遗制。他是殷王室后裔,但自幼生活在鲁地,接触最多的还是东夷风俗。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由于家境贫困,曾做过仓吏、牧吏之类卑微差事,实际是通过“宦学事师”的途径求学的。起初他还不可能学习贵族礼制,《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说明他那时对“周礼”还知之不多。

孔子在36岁时“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说明他已开始自觉搜访古代文化遗产了。他对东夷文化始终不能忘怀,晚年还萌生过“欲居九夷”的念头(《子罕》),又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公冶长》)。孔子自称“三十而立”。孔子真正得以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并全面检讨“周礼”,恐怕就始于此时。

文章TAG:建筑儒家文化专题儒家典型典型的儒家建筑是什么和儒家文化有关的建筑专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