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实现大语文教学,什么是大语文教学观

实现大语文教学,什么是大语文教学观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4:17:52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当然,语文教学需要追问,需要思考,更需要品读。但这种近乎于“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到底有多大的必要?语文教学中,除了费尽心机搞这些“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觉得是有的。那就是“读”,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意会,在读中产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是情感深处的碰撞、交融,是对语言文字深度认知、领会和重新构建。

我们经常说,写文章是有感而发。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竟然还有那么多的韵意,我们却给无中生有的弄出来一些韵意,是不是有点好笑?网络上有一则笑话:“作者说:我今拉了泡屎。你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拉这泡屎?作者拉这泡屎的意图是什么?这泡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能从这泡屎中学到什么?这泡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泡屎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你是这泡屎,你会让作者用什么方式拉出来?”尽管是一个笑话,甚至还有些粗俗,但似乎是当头一个“清醒棒”。

在省级教学能手研修班学习期间,我曾提出:“执教中,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别人的解读,不要过度的依赖于别人解读文本的既定限制。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而这个价值取向一个是作者的,一个是老师解读后的,还有一个是学生的。不管是哪一个趋向,我们都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只要有这种趋向,语文才真正会有灵魂,教学才真正会有价值。

设计教学,是要整体去解读文本,而不可以去肢解文本,或者把文本中的某一块剥离出来单个解读。现在,很多语文老师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而教。就像我们学习期间听的两节公开课,两个上课老师很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而教,不明白课文给自己的是什么,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如果一个老师上课仅仅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仅仅是为了别人的评价或者仅仅只为了完成既定的几个程序和流程,这其实已经是对语文本身的一种伤害,那就更谈不上课堂是生命的发展场了。

”仔细思考你会发现,现在很多语文课的通病就在于,教师不是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用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许多语文老师热衷于在课堂上搞形式,摆“姿势”,希望通过花里胡哨的形式让课堂出彩,这其实是一种虚化和泛化现象。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石壕吏》。一篇多么好的古体诗,叙事诗呀!其情感,其思想,用读、背、品去学习就够了,但老师却非得在课堂上弄一场表演的盛宴。

学生表演的效果你可以想象,但不能想象的是对这篇课文本身的伤害。评课时,我说:“我不反对学生做课本剧,但我希望是在学生熟读、背诵,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去做,而且应该放在课外。这首诗的学习贵在诵读,成也在诵读。”当时的授课老师对我的评价很不满意,但我觉得这种不满意很正常。多年前,我在市上做公开课,当时规定要使用多媒体,我执教的课文又是朱自清的《春》,按理来说在课件设计上能大做文章,但我却只设计了几个问题,并没有插入一张图片。

文章TAG:语文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什么是大语文教学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