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鲁迅的故事新编补天读后感,故事新编补天讲什么了

鲁迅的故事新编补天读后感,故事新编补天讲什么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7:23:0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再是交相混杂的现代方言。如《出关》中的账房听完老子讲课后说:“俺实直头听弗懂!”更重要的是,在小说中,鲁迅建立了一种语言引述机制:无论是引述权威话语、俚语俗话、体裁语言还是社会政治语言,产生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美学效果都具有双重性。这些语言,或者显示此类话语的正面力量,或者将其放置在变化了的语境中显示其贫乏、空洞与无力,形成一种反讽效果。

比如,《补天》中引述的“拟《尚书》体”是典型的权威话语。当具有现代超人色彩的人类始祖女娲,从事艰苦伟大的创造事业时,那出现在她两腿间的古衣冠小丈夫和打打杀杀的小东西们,说着她听不懂的奇言怪语。这类文言表述所具有的权威力量,在变化了的现代语境中,完全失去了效力与合理性,话语本身失去了可交流性,于是以文言为尊的复古思潮的荒谬性暴露无遗。

还有,《采薇》中小丙君和阿金姐,都引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象征着专制统治力量的权威话语。他们的引述,不仅显示了被异族征服后形成的奴隶根性,也由于这一权威话语的正面力量,导致伯夷、叔齐被活活饿死在首阳山的惨剧,显示了专制主义的恐怖、残酷与所谓“王道”的欺骗性。《故事新编》中“油滑”的话语形态,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在语言模式上的僵化与程式化,追求话语形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体现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基者自觉的语言意识。

如此,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成为启蒙的文学,也具有文学的启蒙,尤其是文学语言启蒙的历史意义。02 人物形象塑造的“油滑”表现《故事新编》中所描写的人物很多,如神话中的女娲、夷羿、嫦娥,传说中的大禹、伯夷、叔齐、赤鼻,历史上的老子、墨子、庄子等。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按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按照历史本来面目去描写正面人物。

如大禹、墨子,作品中所写出的形象和传说中的、史书上记载的一样,都是以歌颂的笔调写的。第二、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描写。如夷羿,传说中的夷羿射技高超,曾射下九个太阳,曾射死猛兽长蛇。《奔月》在塑造这个形象时,并不从正面去刻画其如何善射和勇敢,而是表现他在动物被射得精光以后,英雄的孤独与寂寞。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已失去了当年射日的雄姿,成了一个整天愁吃,面临家庭矛盾的“平凡人”。

第三、一反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塑造反面人物。如伯夷、叔齐,儒家历来都把这两个人看作是“肥遁养高”的标率,《孟子·离娄》称伯夷是“天下之大老也”;《史记·伯夷列传》中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鲁迅却以嘲讽的笔墨,极力刻画伯夷、叔齐从“养老堂”到首阳山全部窘迫的遭遇和仓皇的心境,使这两位封建“楷模”人物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与可笑荒唐。

文章TAG:补天新编读后感故事鲁迅鲁迅的故事新编补天读后感故事新编补天讲什么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