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耄耋致仕是什么意思,致仕制度是什么意思

耄耋致仕是什么意思,致仕制度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31:0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府、州、县、游守等官。给园地十八亩。”如果官员在任的历次考核中均合格者,可以恩荫子孙一人;如果官员退休后去世,朝廷还会赐给祭品。这都说明在满清入关后,也注意到了明朝官员退休后缺少保障,有意进行了调整。但这一时期清朝的各项制度仍在草创阶段,包括退休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仍没有健全。(悠哉悠哉的生活)到了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大张,政府有能力也有必要对原来的退休待遇进行调整,借以安抚官员之心,拉拢他们死心塌地的为大清卖命。

乾隆就对奉旨以原官致仕的退休官员制度了人性化的待遇:“俱著照其品级 给与全俸。”清朝前期,中央一级官员如果想提出退休,必须先向皇帝提出申请,经皇帝批准方可致仕。这个政策到了乾隆十七年进行了修改,三品以下官员只需要向主官提出申请,批准后一样可以退休。这就简化了官员的退休手续,使得官员退休手续更加简洁,具有时效性。

三、退休的原因并不是每位官员退休都是年老体衰,无法胜任工作了。但是总的来说,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处理政务,还是官员退休的最主要原因。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清朝自雍正朝开始,部、院的属官年满五十五岁者,就可以提出退休申请了。如果本人没有提出申请者,年满七十后,由部、院堂官向吏部汇报,吏部备案后,也可以批准这些属官的退休要求。

但是部、院的堂官、大学士等重臣不在此例,实际上清朝有很多大学士是干到七、八十岁甚至以上的。(在任勾心斗角)总体来说,一个人当官于不当官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人到了年龄也不愿意退休。这倒并不是他们是工作狂,而是留恋在任时的待遇和威风。一些官员为了占着位置不走,纷纷改动自己的年龄,甚至出现了今年五十九,明年五十七的笑话。

但这种风气是官场普遍现象,也很少有人去举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位置上多呆几年,这是一种潜规则,已被满朝的官员所认可,也没有人敢去挑战这种潜规则。官员如果得了重病,无法理事的,按规定必须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职位由其他人代理。如果病的时间不是很长,病愈之后还是可以官复原职的。如果病得比较厉害,需要长时间疗养,那就必须先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病好后如果确实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可以由其家乡的督抚了解其身体状况后,向皇帝上奏折保荐起用;如果仅仅是个平庸的官员,也就从他患病疗养时起,就将其纳入退休官员的队伍了。

对于自身没有毛病,仅仅因为父母年老,需要回乡照顾的官员,可以准许官员回乡侍奉父母。父母亡故之后,还可以回到原来的岗位。这种做法是为了推行儒家的“孝”文化而规定的特例,另一方面又彰显了统治者的仁爱,是一种收买官员之心的统治之术。(人老心不老的官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勒令退休的。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核不过关、吸食鸦片、玩忽职守的官吏,他们遭受到御史的弹劾,而且经过查实,便会被强令致仕。

文章TAG:致仕耄耋制度耄耋致仕是什么意思致仕制度是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