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孔子研究杂志怎么样,这是我认识的孔子

孔子研究杂志怎么样,这是我认识的孔子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2:07:1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孔子家语》的材料来自当年孔子的教学。孔子去世后,弟子思慕孔子,遂汇聚、整理孔子遗说,他们选出“正实而切事”的材料,编辑为《论语》,其余的便“都集录之”,汇编成为《孔子家语》。也就是说,作为材料的选编,《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后学一个个言论、事迹材料的集合,看起来就像“语录”。不过,它经过了编者的用心编排,而且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实用性,也许不少言论孔子可能常常说起。

但是,《论语》的缺点在于作为言语的片断、节录,没有具体的语言场景,往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孔子家语》则不同,它不仅是专门的孔子和早期儒学的记录,在规模上也超过了儒家“四书”中的任何一部,就字数而言,它是“四书”的总和。与《论语》的简略相比,《家语》有完整的场面;与《大学》《中庸》作为专题论文相比,《家语》中的思想更为全面;《史记》记录了孔子事迹,但《家语》的记录时代更早,内容更多,更加准确。

《孔子家语》汇编成书后,孔子后学传承学习,影响越来越大。开始,由于该书内容丰富,卷帙庞大,可能单篇流行。经过辗转流传至于汉代。到汉武帝时期,孔子第十二代孙孔安国又收集散乱的材料,进行了整理,重新编辑成书。经过一个时期的私家流传,到三国时期,王肃为该书作注,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孔子家语》。《孔子家语》重新问世后,他的流传、整理、研究,就与历代的学术主流联系密切,对该书的真实性,对该书的价值,历来都有不同的认识。

终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了汉代以前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思想材料,增加了研究孔子儒学的直接材料,“激活”了原来的许多宝贵文献,所谓《孔子家语》“伪书”案终于得以终结!可以说,一部《孔子家语》流传与研究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学术史的缩影。特别是《家语》在宋代疑古思潮兴起以后至今命运的起伏跌宕,密切契合了各个时代的学术潮流。

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那样,历代对《家语》的认识也具有内在的逻辑线索。在经历了对《家语》的怀疑乃至否定,经过了慎重研究之后,特别是由于新材料的辅助证明,《孔子家语》成书的真相与学术价值被揭示出来,孔子儒学研究终于获得了长期失落的宝贵材料。只要认真比较今本《孔子家语》与材料相同、相通的有关典籍,就不难发现《孔子家语》极其宝贵的价值。

例如,将《家语》与大、小戴《礼记》等进行比勘,《家语》就立即显现出自己的优越性来。凡是对《孔子家语》认真研究过的学者一般都认可其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学者说:“《孔子家语》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原始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地方明显地胜于其他相关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我们曾说:“对于今天的孔子研究来说,《孔子家语》的价值并不在《论语》之下。

”《孔子家语》由于内容庞大,该书价值之高出乎我们的想象,如果说《论语》是“孔子语录”,那么《孔子家语》应该接近于“孔子选集”。对于《孔子家语》与《论语》的关系学者们的研究已经完全认同了孔安国《家语·后序》的说法。孔安国说,《论语》具有“正实而切事”的特点,它是从众多材料中选辑出来的孔子语录,《孔子家语》成书在《论语》之后,具有材料汇编的性质,《家语》中甚至有引述《论语》的现象。

因此,比之《论语》的“纯正”,《家语》要显得“驳杂”。胡平生先生说得好:“绝大多数攻击王肃伪撰《家语》的书,都是这样先自己划定某种圣人言行的‘神圣模式’,凡有不合‘模式’的文字则必打成伪作。”如果说真有一个“神圣模式”的话,那么它一定与《论语》的“纯正”有关。不少学者研究问题,往往不顾《论语》有特定的选材标准,而以“《论语》未见”为理由,否定一些与孔子有关的事情的存在,这样的偏颇显而易见。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论语”的“论”,有“选择”“别择”的意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曰:“论,叚借为抡。”《国语·齐语》曰:“权节其用,论比其材。”韦昭注:“论,择也。”《荀子·王霸》曰:“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照之,以观其成者也。”杨倞注:“论,选择也。”如果《论语》书名的“论”为选择之意,则《论语》应该是选自“孔子家”之“语”中的材料,是则《孔子家语》的价值不难察见。

孔子的晚年为何对《周易》有那么大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

孔子对《周易》非常重视,读易经竹简,纬编三绝。可见,用功夫至深。为什么这么下功夫呢?原因一,易经是周文王与其小儿子姫旦父子二人,经过50多年才写出来的。周公姬旦对西周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贡献不比武王小。伐纣他参加了。平叛援救了西周。制周礼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周公还完成了《周易》的爻辞。这些使周公成为西周的文武全才大圣人。

在孔子眼里,最佩服最崇拜圣人,就是周公了。孔子一生立志要传承周礼。自然就全心读易经了。原因之二,是《周易》对于春秋时期的周王朝之中兴相当重要。春秋时,乐崩礼坏,易经不传,战乱不止。孔子企望办教育,培养人材,以传承之,制止东周日衰之颓势。因而,抓紧群经之首,万经之源,作为重要教材。只可惜,孔子不懂象法,未能研透易经呵!但因孔子,《周易》得以传承,功不可沒。

文章TAG:孔子杂志研究孔子研究杂志怎么样这是我认识的孔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