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什么是君民共主思想,梁启超的思想》

什么是君民共主思想,梁启超的思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1:47:3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在中国古代,有一不是规律但极像规律的现象:历代历朝,常常是立朝前君王与文臣武将因为目标一直,能合力一处,所以,关系比较和谐,能一起争天下;可是,立国之后,帝王与开国功臣们因为失去了强有力的对手,关系立即出现了变化,君臣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于是,帝王对功臣大开杀戒是常有的事。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在他是还秦王时与秦王府的文臣武将关系很好,而且,在他即位之后,也依然与文臣武将们关系很融洽,君臣能和谐相处,而没有与功臣名将们产生激烈冲突,这是很难得的。

显然,李世民能够与文臣武将携手共进,这能创造“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李世民对于文臣、谏臣表现出少有的能从谏如流、虚心纳谏的关系。就像上面一节所分析的。他非常注重与谋臣、谏臣们建立融洽关系,让文臣们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他还基本上能闻过则喜,对言过者不责不罚。李世民对武将也是关系非常密切,他与武将的关系可以说是史上君王与武将关系的典范。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与武将的关系极难处理好的,新朝建立之后,屡屡出现帝王杀戮功臣将帅的悲惨事件。如刘邦杀功臣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而李世民却与武将们建立很好的关系,他与唐初的大多数开国武将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其中,李世民与李靖的关系,堪称史上典范,他与李靖互相信任,经常在一起研究军事战略,讨论兵法,真诚交心,气氛和谐,令人赞叹。

李世民有很深刻的关于君臣关系的思想,他把君臣关系看成是鱼水关系。李世民曾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义,致天下太平。”(《贞观政要·求谏》)显然,李世民与他的大臣们能如此肝胆相照,如鱼与水,这是十分难得的。李世民还说:“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

倘君臣相疑,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同上)就是说,君臣要关系和谐,就必须双方都能尽责尽力,携手治理好国家。李世民对大臣的要求是:“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同上)第五,重视人才,量才用人李世民的人才思想是他的治国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李世民是最善于吸收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帝王之一。

早在秦王时期,李世民就非常注重于吸取人才,在秦王府,可谓是人才济济。秦王府聚集着很多人才,这是“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之所以能击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人才优势是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李世民靠房玄龄、杜如晦等谋臣出谋划策,所以有一句很有名的说法,叫“房谋杜断”,说的就是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决断,有这样的谋士帮着李世民出主意,他在谋略上就占有了优势。

文章TAG:君民共主思想梁启超什么是君民共主思想梁启超的思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