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英雄杀吴三桂怎么上封印,吴三桂到底有多狠

英雄杀吴三桂怎么上封印,吴三桂到底有多狠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5:17:42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为875万两白银,但是仅吴三桂一镇的支出就高达900万两,因而朝中便有人感慨:“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如果说此时的吴三桂仍需要带兵征战,剿灭南明永历政权,尚情有可原,可在吴三桂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后,全国局面相对稳定,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在消耗以及用度上,依旧是朝廷的最大负担。

“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再加上三藩在属地上的独立统治极大的威胁到了皇权,使得朝廷这面对于三藩是愈发的不满,康熙皇帝甚至还将解决“三藩”问起作为其亲政后计划重点目标,写在了大殿内的柱子上,足可见其决心与态度。终于,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乘势作出了撤藩的决定。

随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镇守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怀着试探性的态度上疏请求撤藩,康熙也都予以批准。尽管“撤藩”对于年轻的康熙皇帝是一个非常冒险且非常容易激起剧变的决定,但为了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三藩”问题,康熙皇帝还是在大多数朝臣都持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坚持撤藩,而撤藩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逼上绝路”的吴三桂起兵反叛。

然而,吴三桂竟然打出了“兴明讨虏”,拥立朱三太子朱慈焕的旗号,真可谓让人哭笑不得。原镇宁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等知悉: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封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间,告庙兴师,克期进发。

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精忠),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经),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吴三桂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争取明朝遗老遗少和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与拥护。可擒杀拥立皇帝朱由榔,已然让吴三桂成为了大明王朝和南明朝廷灭亡的头号罪臣,也更加使得这些人对吴三桂是恨之入骨。所以即使吴三桂打出了“兴明讨虏”的口号,也因为他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只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讽刺和嘲笑,而无法赢得汉族人特别是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广泛支持。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已经走在穷途末路的吴三桂,也卸下了最后的“伪装”,选择了自己称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而吴三桂的皇帝梦仅仅维持了五个月的时间,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结束了他不断背叛的一生。攻灭南明永历政权,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可以说是吴三桂自投降大清王朝以来,为清朝所作出的最为杰出的贡献,他本人也获封亲王爵位,并且镇守云贵,手中有兵有权,俨然成为了一方诸侯。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权势地位达到了巅峰,但同时也成为了吴三桂“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永历皇帝的死将整个南方地区“反清复明”的斗争带向了低谷,相对和平的状态使得吴三桂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反而成为了朝廷的负担,因此吴三桂被逐步限制以至于最终被取缔的历史趋势,也就变得不可逆转。也正是因为擒杀永历皇帝,使得吴三桂成为了当时天下汉人心中共同的敌人,这就使得其之后的造反,再如何将“民族大义”作为目标与旗帜,也依然是“失道寡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兵败身死的最终结局也是一种命中注定。

从正史客观上说,吴三桂是汉奸还是英雄,或者是枭雄?

公元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这一年正值大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大清世祖顺治元年,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张献忠大西大顺元年,南明朱由崧弘光元年,这一年正值五皇政权交替,这一年又是百姓遭殃罹难,史称甲申国难。这一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称帝,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殉国,多尔衮满清军虎视眈眈。据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就成了三方势力极力争取的关健人物,他的去从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重大影响,他的取向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李自成占领北京,派人传信吴三桂,劝他投降,却又拘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沅。后又率兵二十万向山海关进兵,吴三桂在阵前剃发投降。李自成兵败退回北京,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及家人。吴三桂投降清廷,为表忠心,跟着满清兵疯狂杀人。康熙元年,吴三桂奉密旨杀害朱由榔父子,康熙下旨嘉奖,晋升吴三桂为平西王。

文章TAG:吴三桂封印英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