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梁山好汉什么时代,水浒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梁山好汉什么时代,水浒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21:07:0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岳飞幼读《孙吴兵法》及《左氏春秋》,曾拜周侗为师,练习骑马射箭。臂力雄强,能挽三百石强弓,左右开弓。后又师从陈广,练习枪棒,武艺高强。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岳飞二十岁,开始为国效力,加入抗辽战争。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国灭辽以后,岳飞从母命“从戎报国”,投入抗金战争。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及皇室成员,朝廷大臣三千余人被金国俘虏。

北宋灭亡。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历任中军统领、统制、节度使、湖北、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最后被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三,两相对照,可见《水浒传》的梁山好汉聚义,是在岳飞时代稍前。从上述两点,可见梁山好汉聚义时,岳飞十七岁,还是少年。岳飞最早从军时,梁山泊宋江起义已经失败。另外,根据钱彩的《说岳全传》,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梁山好汉与岳飞集团的交集。

《说岳全传》记载,金国元帅金兀术追赶宋高宗赵构,经过梁山泊五虎上将呼延灼的住处,呼延灼手持双鞭救驾,因年老体衰被金兀术所杀。而且金兀术知道呼延灼是昔日梁山泊大将。金兀术曾叹息说:“若非此人年老,我一定非其对手!”《说岳全传》还有一处记载,宋高宗赵构被金兀术赶到海边,遇上了梁山泊浪子燕青带领的人众,燕青深恨宋朝皇帝,因此见死不救。

岳飞韩世忠与梁山好汉同时代,为何朝廷不派他俩去征讨梁山泊?

谢邀。岳飞韩世忠虽与梁山好汉是同时代人,都曾生活在北宋末年,但因宋江起义时,岳飞尚未投军,韩世忠从军防守西夏,二人都还没成为统兵将军,因此二人与镇压梁山泊宋江起义失之交臂。其实宋江在山东起义,并未有《水浒传》描写得那么高大上,轰轰烈烈,战无不胜。据《宋史》记载,宋江起义爆发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

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36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到宣和元年正式宣告造反朝廷,宣布起义。宣布起义后不久,起义军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青、齐与河南、河北一带。据《宋史·侯蒙传》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两年后,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今连云港),不幸中了海州知州张叔夜的埋伏,损失惨重,被迫投降。

据《宋史·张叔夜传》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江等人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至于其到底参加没参加镇压南方的方腊起义,已不可考。岳飞于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1103年3月)出生在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由此可见,宋江起义到被镇压,岳飞尚未应募从征,投效宋廷,就更没机会参加镇压宋江起义了。而韩世忠呢?宋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1090年1月)出生在延安(今陕西绥德),崇宁四年(1105年),尚未及冠的韩世忠以“敢勇”响应乡州招募,编入延安府的军籍,抵御西夏。

他在挽强弓驰射时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入伍不久就参加了战斗,因作战勇敢就由士卒升为小队长。政和七年(1117年),韩世忠跟随鄜延路总管刘延庆出征西夏在环庆路佛口谷修筑的成德军,趁夜登城,斩首二级,并“割护城毡以献”。第二年,又随刘延庆至天降山筑新城,击退前来阻扰的夏军,斩首数级。随后,泾原路主将种师道统领陕西、河东七路之师进攻臧底河城(即伪洪夏军),刘延庆带领鄜延兵参战,韩世忠在此战中斩获三级。

在此期间,韩世忠凭借战功,接连补官进义副尉、进武副尉。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漆园主方腊发动起义,自号圣公,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宋徽宗调集四方兵力征讨,韩世忠于宣和三年(1121年)以偏将身份随刘延庆出征。抵达杭州后,他用伏兵计击破数量众多的叛军。先锋将王渊称赞韩世忠为“万人敌”,将随身财物赠予他,并定交为友(《宋史·王渊传》则称王渊劝韩世忠伏弩袭击叛军)。

随后,韩世忠穷追叛军至睦州清溪峒,向百姓询得捷径,渡险数里,直抵叛军大营,斩杀数十人,生擒方腊。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密谋合击攻灭辽朝。至宣和四年(1122年),宋辽战于燕山南,宋军溃败。韩世忠此时正领五十余骑抵达滹沱河上,又收集数百溃逃宋军,遭遇辽军骑兵两千人。在韩世忠的机智运作下,大败辽军,斩获颇丰。

宣和七年(1125年),山东、河北盗贼蜂起。韩世忠跟随王渊讨捕,在大名府歼灭水贼,汤村击破强盗,累立奇功,转授秉义郎。随后以偏将身份跟随制置使梁方平专讨山东,在尉氏败杨天王、透手滑所部数千,韩王店破临沂叛军武胡所部数万,参与击败沂州徐进、青社张先、水鼓刘大郎、望仙高托山、集路贾进、莒县徐大郎、东海张夔等部,“于是山东诸盗悉平”。

韩世忠也积功转拜武节郎。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韩世忠跟随梁方平守卫溶州(今河南浚县)黄河桥,以抗击金军,梁方平溃逃,韩世忠奋战突围,焚桥后退往开封。因此,韩世忠参加讨平山东贼寇之乱时,宋江起义已被镇压,不然,韩世忠肯定也能大显身手的。岳飞、韩世忠两人都位列南宋初年中兴四将,都有过人的才智,不俗的战绩。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既然互称兄弟,为什么还要排座次,定尊卑?

天地万物皆有次序,季有春夏秋冬,日月早晚轮回,花有开落次第,人有长幼天伦。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虽然称兄道弟,可在山寨之上,自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战斗集体。将帅之分,次序之排自不可少,古往今来,莫能外也!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石碣之上本有所排,何说卑尊。上应天星,下就星魁,合当聚义,分定次序,各守其位。

水浒传里出现的第一个梁山好汉为什么是史进?他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史进为什么第一个出场?一、年龄。史进出场时约有十八九岁,是108将里年纪最小的,古时二十岁方行成人礼,叫“弱冠”,此前一律叫“少年”。“少年不识愁滋味”,史进追求时尚,不仅穿衣打扮变着花样来,还吵着家人请来城中最好工匠帮他纹上了一身刺青--盘踞于肩背胸膛的九条龙。唤做“九纹龙”史进。以这么“好玩”的少年打头阵,施耐庵隐喻后面的故事会更加精彩,充满能量。

少年郎史进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拉开了一天的开始,也揭开了整本书的序幕。另外一个层面,这样做也能吸引未来的年轻读者,当施先生书迷(这招很高明)! 二、性格。史太公很为这个小子头痛,“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正业”,史进毫不犹豫把正统价值观给颠覆了,读书考功名对他来说一点吸引力也没有,这刚好符合梁山好汉观念,梁山好汉很多文盲,务什么正业,肚子都吃不饱了。

封建正统,朝廷权威,礼教仪学,在他们这通通不存在的。 三、爱好。史进只爱耍枪使棒,崇尚武艺。在王进之前,家人已经为他请了八个“名师”指点武功。他那一把三尖两刃刀,舞起来威风凛凛,跟杨戬似的。这就为全书做了定性,《水浒》就是一本写打打杀杀的小说,能用拳头棍棒解决的事,决不多说话,上来就是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这就是梁山泊的江湖。

文章TAG:时代水浒梁山朝代好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