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浅议曹丕的文气论,曹丕的文气提倡什么

浅议曹丕的文气论,曹丕的文气提倡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1:25:1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文体意识应自觉,让文学风格大放异彩所谓“文体”,一般理解为“文学体裁”,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它包括体制、语体、体貌三大要素。其中,体制是指体裁,如诗歌、散文等;语体是指体式,即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语言特征;体貌是指风格,即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如典雅、绮丽、豪放等。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体,多指文人的体性,即文学作品与文人之间的关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中明确阐释道: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言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刘勰认为,作家的的风格是个人情性所致,只有心中生情,才能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由隐到显的过程,符合“因内符外”、“表里必符”的文体规则,表现了作品风格(体)与作家本人(性)的复杂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多抒发人生苦短、渴望施展抱负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形成“风骨清峻、篇体光华”的风格特征;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多展现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审美趣味,表达诗人们仕途不得志,逃避官场、清静无为的人生追求;以南北朝乐府民歌为代表的文体,多展现百姓喜悲交加的生活,体现风俗人情。

文人们注重个人主体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掀起高潮。文人本身由感而发,记录个人的喜怒哀乐,使得作品的风格也大放异彩。千百文人,千百品格,各自成心,其异如面,由于作家个人的差异,最终也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文应以气为主,走向“诗缘情而绮靡”的发展状态曹丕在《典论·文论》中提出“文以气为主”,这一理论源自于魏晋时期的对人物品性考察之说,“文以气为主”主要强调文人本身的心理特征,如个性、情感、意志等,所以曹丕的文气分为两种,有“清浊”之说,分为“阳刚”和“阴柔”,无论是哪一种文气,均主张文人应该心中真正的产生某种感情,借“文体”抒发真实情感,达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浑然状态。

故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陆机认为,文学创作活动是由物感而发,看见四季的变化,产生某种心情,然后抒发出来,正是强调文人的性情应该是与自然的节律一致。同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古人常说“睹物思人”,魏晋南北朝时的钟嵘也认可这一点,他也认为,诗人的情感萌发是自然变化的产物,人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就会“因物生情”,实现自然与情感的交流,才能真挚展现艺术的至境,这与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不无关系。除此之外,文学情感的表现也外化为形式,在魏晋时期强调诗歌应该使用对偶的修辞、骈散结合的格式、永明声律的声韵等。

文章TAG:曹丕浅议文气论提倡浅议曹丕的文气论曹丕的文气提倡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