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有土司制度,明朝为什么要土司制度

为什么有土司制度,明朝为什么要土司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5:36:3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西南地区是土司制度的重点实施对象,而播州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播州杨氏名义上受中央钳制,实际上是西南割据势力,在当地可谓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3.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为了铲除土司制度的沉疴积弊,并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统治,明朝政府改之前的“土司制度”为“改土归流”政策,即派政府官吏(流官)到这些区域进行管理。

土司本来是“天高皇帝远”的存在,现在要有人来和他一起分享权力,他们自然不满的。杨氏被灭后,明朝廷才得以推行此项政策,所以在杨氏执掌播州时,在杨氏根本利益没有被触及之前,杨氏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是密切和友好的,朝廷对其也给予了默许和支持。三、尽忠报国荏苒光阴七百余载,杨氏除了勤恳治理播州、安定西南地区,还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播军,与中央政府军一道抵御外敌肆虐。

比如在南宋时期,播州第十五世土司杨文,是当时的抗蒙名将,他先后六次派播军前往川、云、贵等地抗击元军,积极从事阻止元军南侵的斗争;后来一直到“老东家”南宋灭亡,看到大势所趋才不得已归附元朝。播州杨氏一直保持正确的政治站队理念和行动,收获民心的同时,也被新朝廷同样看重并依旧镇守西南。四、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相比,杨氏土司对中原文化更有强烈的认同感,比如在其历任土司中,杨选、杨轼、杨粲和杨文等都曾热衷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原文化。

杨选“性嗜读书,择名师授《子》、《经》”;杨轼“留意艺文……由是蛮荒子弟,多读书攻文,土俗为之大变”;杨粲提倡“建学养士”,嘱咐族人要“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裘,保疆土”;杨文更是“建孔子庙以励国民,民从其化”。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杨氏家族秉承了中原汉文化“忠君”、“大一统”等诸多理念,使得儒家文化不仅改变了播州当地的风气,还削弱了原来文化制度的落后性,这也符合了朝廷对文化同化及其更有利于统治的期望。

五、军事结构完备军事结构指的是军事设施和军事管理制度。前者指的是海龙囤这样的军事堡垒,城垣、瓮城、衙署、军营等设施一应俱全。《播州杨保考》就曾记载:“播州版籍虽列于职方,然专制潜力,自相君臣,赋税之册,不上户部;兵役之制,不关枢府,名为外臣,实为一独立政权。”由此可见,称霸西南一方的杨氏使得海龙囤宛如小朝廷一般。

后者指的是对囤施行的内部军事管理制度,比如《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中就提到了总管、总管厅、龙凤关把总、提调等囤上的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结语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更何况一个家族(割据政权)呢?播州杨氏因为历代土司所做的上述诸多努力而世袭其位、世守其土、世御其民,才使得其行使土司职权长达七百二十五年之久。

文章TAG:土司制度明朝为什么有土司制度明朝为什么要土司制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