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什么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的语句

什么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的语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4:11:1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勃鞮提醒文公,赵衰作为流亡大臣的一员,颇有功劳,此时却还未获奖掖,不如让他出任原县县宰。勃鞮是不是真的出于酬报功臣的好心才建议让赵衰出任原县县宰的呢?我以为未必。《国语》载:胥、籍、狐、箕、栾、郄、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国语·晋语四》这段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晋文公初政之时晋国的权力结构特征:官分三等,中央政府由胥氏、籍氏等11家世袭贵族联合执政,尚未分宗的公室子弟则留在宫廷中负责国君的亲近事务。

挤不进这两个名单的官员才会被任命为地方官吏。《左传》载:(公元前635年)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传》作为留守大臣之一的勃鞮向晋文公举荐赵衰出任原县县宰,等于将他放逐出国都,排挤于11家贵族之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赵衰之所以遭到排挤,与他的姓氏无关。因为据《风俗通》的说法,执政11家贵族中的柏氏(也称“伯氏”)与赵氏同出嬴姓,也是异姓贵族。

赵氏不能享受与柏氏相同的待遇,怪只能怪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的根基太浅。原县邻于温县。与赵衰同时被任命为温县县守的狐溱是流亡功臣、上军主将狐毛的儿子。赵衰本是追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集团中的一员,身份同于狐毛。可此时论功行赏,却要降格一等,只能享受与狐氏家族的儿子辈相等的待遇,赵衰在晋国朝廷中是个什么分量,再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写照了。

03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史记》对公元前635年前后赵衰在晋廷的地位缺乏准确的描述。司马迁的认识之所以偏差这么大,原因很可能是受到后世晋国文献的影响。因为赵衰的儿子赵盾曾经担任晋国的中军元帅长达20年之久,赵氏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晋国首屈一指的政治豪门。后人扬眉吐气,自然要极力歌颂先祖的功劳。

而旁人追忆前史,又不免因赵家的煊赫声势而混淆了视听,拔高了赵衰的历史地位。比如《左传》记载,赵衰去世的一个世纪后,晋国大臣叔向回忆文公一朝政治时说:“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赵衰)、子犯(狐偃)以为腹心,有魏犨、贾佗以为股肱。”——《左传·昭公十三年传》在叔向的“记忆”里,赵衰不但是晋文公的心腹大臣,而且是排名超越狐偃的天字第一号心腹大臣。

从文公初政,狐偃任上军副将、赵衰任原县县宰这尊卑悬殊的任命看,叔向所言显然并非事实。可狐偃之子狐射姑后来因与赵衰之子赵盾争夺中军元帅一职失败,被迫逃亡国外,狐氏家族从此没落,剩下赵氏一家独大。儿子们的胜负反过来影响到老子们的历史地位也跟着掉了个个儿。这样曲解前史的谬误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直到今天仍然对历史学界的晋国史研究发生着负面的影响。

文章TAG:君臣语句什么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的语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