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浅谈春秋小霸主之郑庄公,郑庄公为什么让公孙获

浅谈春秋小霸主之郑庄公,郑庄公为什么让公孙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1:20:59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母子反目,这种人伦悲剧是人生的大不幸,尤其对一个国君来说,将母亲幽禁必然会被天下人讥笑和指责。很明显,颍考叔是有备而来,他就是解开郑庄公母子之间心结的妙医圣手。一份肉食触动了郑庄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于是颍考叔趁热打铁:“不就是因为发了毒誓不好回头吗?这好办,您可以挖一条地道,深及泉水,在那里您跟母亲相见就是黄泉相见,不违背誓言。

”郑庄公一听妙啊,多好的梯子,赶紧借坡下驴吧。于是母子二人在泉下相逢,一番抱头痛哭后母子俩消除了过往仇怨。再说叔段,后来这伙计在卫国人的支持下,一度试图反攻倒算,但失败了,最后死在了卫国。郑厉公即位后下令,封叔段留在郑国的后人继承他的爵位,其后人以“段”为姓。一场人伦悲剧,最后的结局还算不错。但这则故事留下两个疑问:《左传》为何用“郑伯克段于鄢”这么个题目?这个故事又为何成为《东周列国志》的开篇?题目有什么玄机呢?首先,“伯”是指诸侯封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三等,“庄”是谥号,后人称之为“郑庄公”是一种抬格尊称,而郑伯则是中性称呼。

其次,“克”是指诸侯之间身份对等的冲突或战争,身份尊贵者对卑下者的战争,应该用“伐”,而不该用“克”。因此,《左传》准确的题目应该是“郑庄公伐段于鄢”,替换的两个字眼其实就是贬低和讥讽郑庄公,把他的身份降低了。《左传》这么写的目的很清晰,它就是在批评郑庄公的不孝不悌不义。囚母别居是为不孝,兄弟相残是为不悌,姑息养奸是为不义!《东周列国志》为何将它放在第一篇呢?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件历史标志性事件,它被视为春秋这个历史阶段的序幕。

我们知道,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春秋是如何界定的呢?孔子认为,西周礼法的败坏就是进入春秋的重要标志,而郑庄公正是礼坏乐崩的第一人。他与周天之间爆发了繻葛之战,并射伤了周桓王,开创了诸侯公然武力对抗天子的先例。后来,他又逼周桓王与他交换人质,再次让周王室蒙羞。因此,这个春秋小霸虽然把郑国推向了巅峰,却开启了践踏西周礼法的先例,从此周王室一路衰败。

郑庄公为什么敢挑战周天子权威?

郑庄公为什么要掘地见母

在《甄嬛传》当中,甄嬛经常提起一个典故,叫做“郑伯克段于鄢”,这里的郑伯说的就是先秦时期的郑庄公,他也是周朝郑国的第三任君王。在东周时期,郑国就不算是个弱小的诸侯,而到了郑庄公时期,郑国愈发强大。郑庄公后期,他直接不再朝觐周天子,公然挑战周天子的权威,随即发生繻葛之战。但是在繻葛之战中,郑国大败周天子的军队,并且射伤了周桓王,使得周天子颜面扫地,从此之后郑国“小霸于诸侯”,愈发强大,这也成就了郑庄公的威名。

文章TAG:郑庄公浅谈公孙霸主春秋浅谈春秋小霸主之郑庄公郑庄公为什么让公孙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