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0:18:3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二、对于儒学的广泛批判李贽虽然对程朱学派客观唯心主义的“理”作了批判,但他自己在解释宇宙时,却陷入了佛家唯心主义的窠臼。他不承认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认为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的“人伦物理”都是“真空”的表现。因此“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这就是说,人伦物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应从“真空”去辨识它的存在,因它只是“真空”的显现。

李贽所说的“真空”,即是佛教在论述宇宙时所虚构的最高的精神性本体。宋明理学家都把孔子的言论奉为神圣的教条,四书五经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行赏罚”的定本。李贽大胆地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他指出,是非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进展而改变的,不应该把孔子所说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反对封建正统派“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表现了他反传统反教条的无畏精神。

他在强调是非随时代变化时,提出了“是非无定质、无定论”的观点,他说: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谓为千万世大贤大人之公是非,亦可也;谓予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而复非是予之所非是焉,亦可也;则予之是非信乎其可矣。

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无定论,否定了是非的客观标准,取消了客观真理,陷入了相对主义。这是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所使然。李贽竭力宣扬“童心”说。他把“童心”称做“真心”。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的“童心”说,是由泰州学派罗汝芳“赤子之心”说发展而来的。这种“童心”是真诚的,不是虚假的,是一种未受官方御用思想侵蚀过的原始的天真纯朴的精神状态。它与王守仁的“良知”说不同,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义理,是否合乎天理,要以良知为准则。李贽却相反,认为义理蒙蔽童心,义理懂得越多,童心丧失得越多。因此,李贽反复强调的“童心”是“绝假纯真”。

没有受到闻见道理熏染的赤子之心。如果受到了义理的熏染,那就不是真心,就失却童心了。他说: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假人、假言、假事、假文,这是李贽所深恶痛绝的。针对当时社会上的这些弊病,他要求“真心”、“真人”。

文章TAG:哲学思想晚期明代人物思想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