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0:18:3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他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认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统治的等级制度,以及维护封建统治的特权思想和宿命论观念。第三,他支持当时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违背了封建统治者的意愿。

他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藏,“曰入商贾之肆,时充贪墨之囊",对官私都有好处;商人“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对发展生产有作用,并不是那么“可鄙"。他的这些见解代表了市民的要求和观点,与当时的统治者也是对立的。第四,他反对八股文和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他提出了文学的“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明朝中后期社会大变革,人们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并在日益繁荣发展的商品经济浪潮、王阳明心学以及通俗文化、外来文化等新文化思潮双重强烈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大变革,促进了人们婚恋观念的种种变化,并逐渐形成了新型的婚恋观。变化一:以出身门第为主要择婚标准的传统婚恋观开始为以财富为主要择婚标准的婚恋观所占据明初期,婚姻生活崇行的是出身及门第,并以此为主要择婚标准,但随着商品经济不断繁荣发展,这种传统的婚恋观逐渐被淡化,而以财富为主要择婚标准的婚恋观开始形成,并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时人说:“婚姻之家,惟论财势耳。”据《浙江通志》载:“嫁女尚妆资,高者至破产不计,卑者或勒索聘财。”时至明晚期,拜金之风极盛,婚嫁论财已成一种时尚。陆人龙在《醒世言》中写到“少也得二十两”,相对简单的嫁娶,要二十两银子之多,这对普通人家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婚嫁论财是相对于男女双方而言的,它犹如一把双刃剑,造成双方的严重负担。

一方面,女方家怕承受不起将来嫁女的沉重负担而溺杀女婴,造成了男女比列失调,另一方面,下层社会的男子又拿不出足够的聘礼,无力婚娶。此外,婚典又是大操大办,而且追求嫁妆和聘礼的奢华。可以说,明代中后期已经成为的一个崇拜金钱、财富至上的婚恋观年代。变化二:“从一而终”、“贞操至上”等旧婚恋观逐渐被开放式的婚恋观所取代。

在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中,女性的地位极为低下,要求妇女恪守妇道,“贞操至上”,对丈夫必须“从一而终”,严格遵守“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新文化思潮兴起的影响,这些有违人性的婚恋观念被彻底打破了,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而包容,男女在婚姻关系中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逐渐形成了开放式的婚恋观。

文章TAG:哲学思想晚期明代人物思想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2明代晚期有什么思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