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现在整形手段越来越发达,罗兰巴特什么是写作

为什么现在整形手段越来越发达,罗兰巴特什么是写作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3:03:1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索莱尔不仅更新了文本的传统意义,而且对作为传统哲学里主体的“我”的认识也进行了全新思考。他认为,没有确切意义的,不仅仅是指现在的“我”和“我”现在的生活,还包括“我”过去的一切,甚至包括“我”将来的一切,因为今后的“我”根本不会知道现在的“我”究竟是谁,正如现在的“我”就连“我”究竟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一样。

在《戏剧》里,关于这个似存非存的“我”、这种值得怀疑的、具有意义不确定性的生活,索莱尔写道:“变得跟你一样;不知道我是谁。但保留着能够让我说‘我’的东西。”这里,索莱尔对主体“我”的意义的怀疑,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作者主体性的根本否定。在《数字》里,从未完成过去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段)到现在时(第四段)之间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过渡:一个没有场景、没有剧院的戏剧,那里所使用的词语变成了一个新游戏团体的演员和观众,传统意义上的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都消失了。

显然,索莱尔把作者和读者的传统地位彻底地改变了。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现代文本的新语义》的文章,他把这种导演、这种戏剧的存在方式解释为自己的戏剧、自己的文本和自己的演员,这里的观众不可能是通常意义上的观众,他们首先是被动的演员,因为这出戏是一出“没有演员的戏剧”。索莱尔的观点渗透着后结构主义的色彩,写作类似于一个持续否定的过程,它不断地消解作者,这与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十分接近。

按:这里提到的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一说,可参看我之前的回答:《怎么理解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数字》和《戏剧》是“互文性”的最好明证。《数字》里的某些段落是用汉字结尾的,索莱尔把非拼音文字的汉语写进了法语文本,这种别出心裁的写作方法令许多不懂中文的读者十分费解。《戏剧》采取了《易经》的结构,共分六十四章,相当于六十四卦,单数与偶数以及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分别对应于阳爻和阴爻;而《数字》则使用了大量的汉字和《道德经》的引言。

在《写作与革命》里,索莱尔深刻地论述了“文本写作”的概念和这两本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小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实质就是“没有上帝,没有法律”,汉语是革命性的语言,汉字既不是概念,也不是空洞抽象的符号,它可以摆脱表达机制的限制,体现行动的活力。这种别出心裁在法语作品里插入汉字的做法,与异国情调毫不沾边,索莱尔之所以留下中国的痕迹,其目的并不是希望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而是为了表明“抑制本能的回归”,一种从内外触及西方的语言系统,并开始对它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超越,在这里,索莱尔强调的是一种无声和沉默,这种无声和沉默能够让读者理解更多的东西。

文章TAG:巴特罗兰整形写作发达为什么现在整形手段越来越发达罗兰巴特什么是写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