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上述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上述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6 13:27:27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过早抛开新经济政策为实现由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决议中有一些重大经济政策:首先是取消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实行商品自由贸易;在农村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雇工,在城市允许私人占有中小企业,把原来收归国有的小企业归还私人,还允许私人开办不超过20人的工厂;在工矿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以租让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即允许外国资本在苏维埃俄国开办工厂和开采自然资源;进行货币改革,同时消灭预算赤字。

可以说,列宁从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到1924年逝世这段时间,他的全部精力几乎都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政策。但由于列宁过早逝世,没来得及在对新经济政策头几年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使其系统化。他也没来得及去解决新经济政策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及其他一些领导人在社会主义观念上及未来经济体制模式设想方面存在的矛盾乃至冲突。

列宁逝世后,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俄共(布)党内领导层的分歧与斗争日趋尖锐。1929年斯大林在击败布哈林之后,就全面停止了新经济政策。随着新经济政策的中止,布哈林等人竭力维护的列宁提出的一系列正确主张已被最后否定。按照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建立经济体制的可能性已被排除。斯大林的主张逐步成了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标志着斯大林的经济体制模式初步确立。

斯大林在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发展社会主义的一套“左”倾路线。他提出的“大转变”有着深刻的含义,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大转变”,为建立斯大林体制模式开辟了道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变形。超高速工业化加速经济集中从实际情况看,苏联工业化作为一个运动的全面开展始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共13年左右。

斯大林工业化方针的最主要特点是: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集中一切力量片面发展重工业;用高积累与剥夺农民的办法保证工业化所需的资金。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民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化所需资金的1/3以上。苏联工业化时期工业管理体制的主要变化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指令性计划制度,这是苏联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内容。

其次,不论部还是总管理局作为国家行政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与指挥,都是通过行政方法实现的。第三,与上述特点相关,企业实际上是上级行政机关的附属品或派出单位。第四,形成部门管理原则,这有利于中央对分布在全国各地企业实行集中领导。第五,由于工业管理体制的上述变化,使得工业化时期力图实行扩大企业权力和加强经济核算的目的实际上都落空了。

文章TAG:斯大林模式弊端材料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上述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最近更新